11月5日,多位監管人士及專家在第四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金融合作與開放分論壇”上表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將對區域經濟發展及金融開放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堅持自主有序擴大金融業開放,力度大、覆蓋廣,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金融開放不斷深化
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表示,作為一個現代、全面、高質量、互惠的自貿協定,RCEP各成員在金融領域實現了高水平市場開放。中國的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已在已有自貿協定基礎上作出進一步開放。
“中國堅持自主有序擴大金融業開放,力度大、覆蓋廣,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金融業擴大開放,為履行RCEP協定金融服務承諾打下良好基礎。
陳雨露表示,RCEP協定下,中國承諾進一步推動金融開放,從正面清單模式向負面清單模式轉變。過去幾年,中國在金融業開放過程中,不斷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正面清單管理模式向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轉變。在RCEP協定下,中國首次承諾將在協定生效后6年內完成正面清單向負面清單的轉化。在未來的自貿談判中,中國將更多推動以負面清單的方式做出金融業開放承諾。
中國金融市場開放不斷深化,得到國際投資者的認可。日前,富時羅素將中國國債納入其國債指數。截至目前,國際投資者持有境內債券的規模近4萬億元。
提升金融服務水準
無疑,進一步擴大開放將為境內外金融機構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要求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RCEP是世界上最大、最開放包容而且最具成長性的自貿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雙循環”戰略將會推動中國高水平的市場開放、高標準的制度開放和高層次的創新開放。RCEP和中國的“雙循環”戰略結合,將打造世界新動力源和創新的新策源地。
從RCEP為金融機構發展帶來的新機遇看,中國銀行行長劉金表示,一是更加開放的市場;二是更具前瞻性的規則;三是區域內貿易壁壘削減,有利于區域內企業擴大對外投資,優化全球產業布局,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多客戶資源。RCEP為金融機構提供更高水平服務帶來新的動能,金融機構要積極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更高水平服務。
上港集團副總裁、董事會秘書丁向明表示,RCEP生效后公司將深耕東亞、東南亞和“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港口投資建設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未來希望在產業和金融合作方面能夠有所創新。希望可以形成機制,使RCEP區域內的金融服務水平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推進更高水平開放
對于金融業開放,陳雨露表示,在落實好RCEP承諾的基礎上,金融業開放還需要向更高的標準看齊。“我們將繼續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提高開放的系統性和制度性,增強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充分激發市場活力,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區域經貿合作的能力。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和市場準入方面的開放工作幾近完成,但一些監管政策仍有優化空間,完善相關政策安排可以為外資展業創造更好環境。”
陳雨露說,7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優化外資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準入門檻要求,完善金融機構母子公司跨境往來規則。優化外資參與境內金融市場的方式和制度。“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繼續優化營商環境。”
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長三角金融研究院院長張興榮認為,金融在促進RCEP一體化中存在提升空間。通過金融合作促進RCEP一體化,可以采取三大舉措,包括加強區域內金融中心網絡建設,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和配套機制等。
轉自: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