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周疊加“雙十一”刺激 消費增速連續兩個月回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1-18





      10月,先有“黃金周”,后有“雙十一”預售期,消費市場隨之被帶火。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454億元,同比增長4.9%,比上月加快0.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6%,比上月加快0.8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43%。1至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511億元,同比增長14.9%,兩年平均增長4.0%。


      “10月份,我國消費恢復韌性繼續顯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9%,增速比上月加快0.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11月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首席分析師楊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10月限額以上商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增長4.0%,經過RPI物價調整后當月同比增長1.1%,也就是說10月限額以上商品較上月提速,主要受價格因素影響。


      展望后市,中金公司指出,后疫情時代消費有望持續復蘇,多數品類增速預計前低后高。預計明年經濟與人均可支配收入恢復將帶來消費持續改善,2022年社零有望中高個位數增長,考慮基數等原因,增速或將前低后高。


      增速連續兩個月回升


      國慶檔電影票房同比增長10.6%,票房規模創下歷史次高;“十一”黃金周,海南9家離島免稅店實現免稅銷售額同比增長63%,免稅購物消費者達25萬人次;國慶長假期間,某電商平臺美術館、博物館訂單量同比分別增長595.9%、115.5%……一串亮眼的“十一”黃金周消費數據,是10月我國消費市場延續恢復態勢的縮影。


      付凌暉介紹,從相關部門的數據來看,“十一”期間,盡管國內旅游人次和收入增長低于疫情前水平,但是仍然帶動了住宿、餐飲業的恢復。10月份住宿餐飲業生產指數兩年平均增長1.3%,增速由降轉升。同時,黃金周期間,電影票房收入也保持了較快增長。


      而值得注意的是,“雙十一”預售活動極大地拉動了消費的增長。


      數據顯示,前10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03765億元,同比增長17.4%。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4979億元,增長14.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7%;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穿類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19.0%、14.1%和14.3%。


      而按照消費類型來看,10月份,商品零售35994億元,同比增長5.2%,較上個月相比增速有所增加。而餐飲收入4460億元,增長2.0%,較上個月3.1%的增速相比,有所放緩。


      “10月餐飲收入有所放緩,主要原因還是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楊暢表示。


      楊暢表示,10月經過累計值折算后的社零當月同比增長4.3%(前值4.9%),出現短期回升,經過RPI物價調整后當月同比增長1.4%(前值3.1%),同比來看增速有所回落。


      消費未來可期


      事實上,消費的增長與否,與居民可支配收入密不可分。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5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比2019年前三季度增長14.8%,兩年平均增長7.1%,扣除價格因素,兩年平均實際增長5.1%。


      而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275元,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15.1%,比2019年前三季度增長11.7%。其中,食品煙酒消費支出仍占居民消費的大頭,占比高達29.8%。


      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10月份,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9.9%和8.8%,均保持較快增長。


      楊暢對本報記者表示,限額以上商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增長4.0%,經過RPI物價調整后當月同比增長1.1 %,也就是說10月限額以上商品較上月提速,主要受價格因素影響。“因此價格因素需要關注”。


      具體來看,糧油食品上漲10.3%、飲料上漲8%、煙酒漲14%,化妝品漲7.0%,金銀珠寶上漲11.1%,日用品、家電分別上漲3.2%和9.6%,石油制品上漲29.3%;但服裝下降了3%,汽車下降了12.1%。


      臨近年底,那么接下來消費情況如何呢?付凌暉表示,我國消費市場的韌性充足,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消費模式創新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隨著經濟恢復、就業擴大、居民收入增加,以及社會保障逐步完善,消費增長仍然具有較好支撐。


      對此,中金公司也指出,展望后市,后疫情時代消費有望持續復蘇,多數品類增速預計前低后高。預計明年經濟與人均可支配收入恢復將帶來消費持續改善,2022年社零有望中高個位數增長,考慮基數等原因,增速或將前低后高。同時,板塊內各行業均面臨內部或跨界競爭加劇,但具備核心競爭壁壘的優質龍頭有望實現市占率持續提升。看好美妝醫美、潮玩、電子煙等新消費龍頭,在行業高景氣下有望持續高成長;對于家居、家用輕工、文具等估值性價比高行業,龍頭有望憑借品牌、渠道優勢強者恒強。


      轉自:華夏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