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訪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2-28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部署保障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安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任務。如何發揮好“三農”工作“壓艙石”作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如何發力?日前,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接受了新華社記者采訪。


      發揮好“三農”工作的“壓艙石”作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釋放了強烈的政策信號。


      唐仁健說,越是環境復雜,風險挑戰增多,越是要把“三農”這塊“壓艙石”夯得實之又實,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為開新局、應變局、穩大局提供堅實支撐。


      首先,糧食生產要穩面積提產能。他說,明年要以超常超強的力度抓好糧食生產,確保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糧食生產的頭一仗是夏糧。唐仁健說,冀魯豫陜晉5省有1.1億畝小麥受今年罕見秋汛影響,播期推遲,苗情長勢明顯偏弱,必須盯緊這部分冬小麥,落實好增施返青肥等關鍵措施,全力打好奪取夏糧豐收這場硬仗。


      其次,產業發展要穩基礎提效益。要統籌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打造產業發展新平臺。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推動加強物聯網、快遞網點等建設,暢通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通道。明年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將覆蓋到主產省份所有產糧大縣,織密農業保險“安全網”。


      第三,鄉村建設要穩步伐提質量。鄉村建設行動方案即將印發,明年鄉村建設將全面推開,扎實穩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提升等重點任務,提高建設質量和管護水平。


      第四,農民增收要穩勢頭提后勁。明年外出務工形勢可能更加嚴峻,要多措并舉,通過產業帶動、創業拉動、改革驅動等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特別是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杜絕規模性返貧現象發生。


      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抓糧食生產的發條要擰得緊而又緊,工作要落得實而又實。”唐仁健說,明年必須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挖掘增產潛力,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時要大力發展大豆油料,選育優良品種,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多措并舉擴面積、提產量。


      他介紹,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從生產要素和體制機制兩個方面著力。


      生產要素上,要牢牢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問題。耕地方面,務必落實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加強耕地用途管制。高標準農田建設要持續推進,確保到2022年建成10億畝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


      種子方面,中央已經制定了種業振興行動方案,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打出一套“組合拳”,逐步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此外,要加快補上農機裝備這一短板。


      體制機制上,要著眼于調動地方黨委政府和種糧農民“兩個積極性”。要壓實地方黨委政府重農抓糧的責任。明年是實施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的第一年,要嚴格抓好考核,健全完善糧食安全責任制,匯聚起重農抓糧的強大合力。


      不少農民反映,只要種糧能賺錢,國家糧食就安全。唐仁健表示,要圍繞政策保本、經營增效做文章,構建價格、補貼、保險“三位一體”扶持政策體系,同時大力發展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提高種糧綜合效益,讓農民種糧能獲利、多得利。


      聚焦重點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中央明確設立5年過渡期,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總體看,今年沒有發生規模性返貧的情況,脫貧攻堅成果得到了鞏固拓展。”唐仁健說。


      他表示,下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重點做到“三個聚焦”:


      聚焦重點群體,不斷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開展常態化排查,將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及時納入監測幫扶,適當放寬監測對象認定標準,簡化工作流程,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有人管、管到位。


      聚焦重點區域,強化傾斜支持政策落實。對160個重點幫扶縣,落實好已出臺的支持政策,實施“補短板、促發展”項目,開展“組團式”教育和醫療幫扶。對易地搬遷安置區,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加強產業園區建設,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確保搬遷人口穩得住、能融入。


      聚焦重點工作,加大產業就業幫扶力度。重點發展一批能更多帶動就業的特色優勢產業。加強東西部勞務協作,通過提升幫扶車間、優化公益崗位等多種方式,促進就地就近就業,確保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數量穩定在3000萬左右。


      積極穩妥推進鄉村振興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有的地方農村改廁出現問題,有的地方盲目搞合村并居、大拆大建等。在唐仁健看來,這些很大程度上是忽視了農民的主體地位,政績觀出了偏差。


      唐仁健說,要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既要堅決反對不擔當、不作為,也要堅決防止簡單化、亂作為,確保鄉村振興能夠行穩致遠。


      他表示,在理念上,要堅持為農民而興。農民是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必須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把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一件找出來,解決好。


      在目標上,堅持求好不求快。鄉村振興是一個長期過程,既不能等,也不能急,要拿捏好推進工作的時度效。今年,農業農村部門對農村改廁情況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基本摸清問題底數,正在全力抓緊整改,明年指導各地因地制宜選擇科學模式,務實穩妥推進農村改廁。


      在方式上,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我國農村地域遼闊,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文化和風土人情各異,鄉村振興不可能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種模式打天下,要從實際出發探索有效的模式、路徑。


      在機制上,堅持自下而上、農民參與。鄉村振興關鍵是把農民組織動員起來,建立好自下而上、村民自治、農民參與的機制,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確保今冬明春“菜籃子”產品市場穩定供應


      “菜籃子”事關基本民生。元旦、春節消費旺季將至,冬奧會、冬殘奧會召開在即,能否確保“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


      唐仁健回應說,今冬明春“菜籃子”產品供給總量是有保障的。11月以來,蔬菜產量增加,價格穩步回落。今年6月,生豬生產已完全恢復,預計全年豬肉產量大幅增加,牛羊肉、禽肉、奶類產量均創歷史新高,水果、水產品總量充足。


      他介紹,為確保“菜籃子”產品穩定供給,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


      穩生產,提早研判自然災害影響,制定應急預案,分區分類抓好“南菜北運”基地、北方設施蔬菜大省、大中城市等重點地區冬春蔬菜生產,持續抓好畜禽水產養殖,不斷提升“菜籃子”產品市場供應能力。


      暢流通,會同有關部門嚴格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積極協調產區和銷區構建“點對點”對接關系,鼓勵各地組織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與生產經營主體直接對接,提升流通效率,確保“菜籃子”產品既產得出,還能運得走、供得上。


      抓應急,緊盯重大節日活動和雨雪冰凍極端天氣等,加強生產情況調度和市場動態監測預警,指導督促各地制定好應急保供預案。


      保安全,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加大抽檢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壓責任,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督促各城市統籌抓好生產、流通、調控等工作,特別是加強應急保供能力建設,確保今冬明春“菜籃子”產品市場穩定供應。(記者 高敬、于文靜)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農業發展要加快“綠起來”

      農業發展要加快“綠起來”

      當前,我國農產品總量問題已得到較好解決,但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表現為一般農產品不缺、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不足。為此,必須用綠色理念發展農業,在投入品使用、產地環境保護、生產方式、支撐體系等方面要有一系列深刻調整;...
      2017-03-23
    •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須做好四篇文章

      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必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7-03-29
    • 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高投入、高消耗,資源透支、過度開發。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就是要依靠科技創新和勞動者素質提升,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實現農業節本增效、節約增收。
      2017-05-09
    • 4月份全國農業農村經濟運行平穩

      4月份以來,農業農村經濟繼續保持穩中有進,呈現生產形勢穩中向好、市場供給總體平穩、二三產業量效齊增、固定資產投資逐步回升的局面。
      2017-05-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