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收官之月,PMI傳遞出諸多積極信號,經濟全面恢復的態勢進一步明確。
信號一: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雙雙回升經濟趨穩回升勢頭有所鞏固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日發布數據顯示,12月份,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PMI分別為50.3%和52.7%,比上月上升0.2和0.4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2.2%,與上月持平,三大指數均位于擴張區間。
“這表明我國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景氣水平平穩回升。”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認為,12月份PMI指數在榮枯線上保持上升,表明中國經濟全面恢復的態勢進一步明確。
從全年制造業PMI變化來看,2021年,我國經濟整體繼續回升,1-12月制造業PMI均值為50.5%,高于2019年和2020年全年均值。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表示,2021年我國經濟整體回升,年內經濟增速雖持續下行,但年底時有所趨穩,后期有回升跡象。預計2022年,經濟整體趨穩運行,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
信號二:價格指數跌至榮枯線以下,保供穩價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
數據顯示,12月份,制造業PMI價格指數繼續回落。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48.1%和45.5%,低于上月4.8和3.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均降至2020年5月份以來低點。
從行業情況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兩個價格指數均低于35.0%。
“PMI中價格類指數繼續明顯回落,表明保供穩價政策的綜合效果進一步顯現,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加快打通。”張立群說。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分析稱,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時隔19個月首次跌至榮枯線之下,而出廠價格則連續2個月位于榮枯線之下,預計12月PPI當月同比大概率較11月下行。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保供穩價措施的持續推進,黑色系金屬價格得到有效控制,但在需求大于供給的背景下,國際油價與有色金屬價格大概率還將面臨支撐。
信號三:服務業PMI回升,服務業恢復加快
在制造業PMI回升的同時,服務業PMI也在加快回升。
據統計局數據,12月份,服務業PMI為52.0%,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顯示服務業經營活動恢復步伐總體有所加快。
從行業來看,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資本市場服務等行業保持在6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武威表示,2022年,隨著疫苗接種持續推進和防疫措施更加精準,疫情對相關服務行業的干擾將逐步趨弱。
信號四:大、中型企業運行總體穩定
從制造業PMI來看,12月份,大、中型企業PMI均為51.3%,分別高于上月1.1和0.1個百分點,表明近期大、中型企業市場需求恢復有所加快。不過,小型企業PMI為46.5%,比上月下降2.0個百分點,景氣水平依然偏弱。
在鄭后成看來,小型企業制造業PMI繼續在榮枯線之下,主要是受到近期疫情反復的影響,預計后期財政政策將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幫助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恢復發展,而貨幣政策將加大對實體經濟融資支持力度,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
張立群也表示,未來要著力增強擴大內需政策的綜合效果,盡快解決需求收縮的制約,積極改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宏觀經濟環境。
信號五:高技術制造業保持較快增長
數據顯示,12月份,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和消費品行業PMI分別為54.0%、51.6%和51.1%,均繼續高于臨界點,行業保持擴張。
鄭后成分析認為,以高技術制造為代表的機電產品在出口中的占比高達58%,且是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在海外需求較為旺盛以及國內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預計高技術制造業PMI大概率繼續位于高擴張區間,且高技術制造業投資有望在2022年繼續保持高增速,在較大程度上拉升制造業投資增速。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