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好穩增長“連環招” 一季度工業經濟平穩發展無憂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1-23





      “隨著2022年政策不斷落實落地,我們有信心戰勝各種困難,實現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在1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還介紹了一季度工業穩增長的具體措施,以及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工作思路。


      田玉龍介紹,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9.6%,兩年平均增長6.1%,高于2019年的水平。產業轉型方面,田玉龍介紹,過去一年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成效顯著,網絡平臺安全體系已打造成型,“5G+”工業互聯網已經形成了20個典型應用場景和10個重點行業領域的實踐活動,創新應用水平處于全球第一梯隊。


      此外,2021年我國工業軟件、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增勢強勁。其中,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全年產銷量均超350萬輛,同比增長1.6倍。


      “我們對壓力充分認識、提前謀劃,抓早抓先。”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杰介紹了確保一季度平穩開局的舉措。


      羅俊杰表示:“2021年底我們已對今年一季度工業經濟平穩開局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積極指導企業做好元旦、春節期間生產組織安排,加強原材料、用工等要素保障,幫助企業在節后盡快復工復產。”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根據新情況新變化,會同相關部門從財稅金融、保供穩價、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等方面,推出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舉措,打好工業穩增長“組合拳”“連環招”,全力以赴推動一季度工業經濟平穩發展。


      田玉龍還介紹了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舉措。提升制造業競爭力要做好“3+3”工作。第一個“3”指打好核心競爭力的三大基礎。三大基礎分別是提升產業技術基礎、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3+3”的另一個內容是形成三大亮點。三大亮點分別是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大幅提升的智能制造水平、綠色制造。


      關于“專精特新”企業,田玉龍介紹:“截至目前,全國‘專精特新’企業有4萬多家,‘小巨人’企業達4762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848家,成為所在細分行業領域的標桿型企業,一大批創業創新型企業不斷涌現和成長。”


      田玉龍表示,“專精特新”企業要大批發展、著重發展。通過減費降稅等一系列政策,使“專精特新”企業快速發展成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特別是產業鏈、供應鏈上的生力軍。


      關于綠色制造,田玉龍表示:“低碳、綠色是帶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還要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的盲目發展。”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工業經濟處于近三年同期最好狀態

      中國工業經濟處于近三年同期最好狀態

      2017年上半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達到6 9%。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達到7 6%,已經連續14個月高于6%的增長速度;工業當中制造業的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8%。
      2017-07-25
    • 工業經濟延續企穩勢頭 結構調整效果進一步顯現

      7月25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在介紹2017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時表示,工業經濟延續一季度穩中向好運行勢頭,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 9%,增速同比加快0 9個百分點,處于近三年同期最好狀態。
      2017-07-26
    • 上半年工業增速創三年新高 數字經濟成經濟增長核心動力

      今年上半年,中國工業經濟達到了近三年的最佳狀態,6 9%的增速是三年來的最高值。這為新興產業的提速騰出了空間,數字經濟正在強勢崛起。
      2017-07-26
    • 中下游行業利潤增速加快回升 工業經濟仍具韌性

      中下游行業利潤增速加快回升 工業經濟仍具韌性

      工業經濟穩中向好又有了新依據。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 6月份,鋼鐵、汽車、電子等中下游行業利潤增長明顯加快,裝備制造業對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采礦業。
      2017-07-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