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 共有八個部分35條細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2-24





      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即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不同于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共分五個部分的結構,本次《意見》共有八個部分35條細則,包括: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突出實效改進鄉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意見》提出,做好2022年“三農”工作,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突出年度性任務、針對性舉措、實效性導向,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一號文件聚焦“新進展”


      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曾在目標任務中提出,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啟動實施,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平穩過渡。到2022年,《意見》對2022年的“三農”工作方向則變為“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從《意見》內容來看,“新進展”既是在2021年工作基礎上的更進一步,也出現了諸多新任務、新要求,具體來看:


      1、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2、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輪作補貼和產油大縣獎勵力度。支持擴大油茶種植面積,改造提升低產林。


      3、保障“菜籃子”產品供給。穩定生豬生產長效性支持政策,穩定基礎產能,防止生產大起大落。加快擴大牛羊肉和奶業生產。穩定大中城市常年菜地保有量,大力推進北方設施蔬菜、南菜北運基地建設,提高蔬菜應急保供能力。


      4、2022年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政策,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產省產糧大縣全覆蓋。


      5、全面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階段性任務,多渠道增加投入,2022年建設高標準農田1億畝,累計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億畝。


      6、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種業領域國家重大創新平臺建設。貫徹落實種子法,實行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依法嚴厲打擊套牌侵權等違法犯罪行為。


      7、提升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水平,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優化補貼兌付方式。開展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


      8、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鞏固提升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提高脫貧人口家庭經營性收入。


      9、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鼓勵各地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產業。


      10、健全鄉村建設實施機制,立足村莊現有基礎開展鄉村建設,不盲目拆舊村、建新村,不超越發展階段搞大融資、大開發、大建設,避免無效投入造成浪費,防范村級債務風險。


      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值得注意的是,在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方面,《意見》提出,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加快推進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收集,強化精準鑒定評價。推進種業領域國家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啟動農業生物育種重大項目。加快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實行“揭榜掛帥”、“部省聯動”等制度,開展長周期研發項目試點。強化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開展重大品種研發與推廣后補助試點。


      《意見》還提出,貫徹落實種子法,實行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依法嚴厲打擊套牌侵權等違法犯罪行為。


      日前,受益于2月11日國務院《“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到“加快實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等內容,自2月12日起,登海種業、荃銀高科等種業概念股持續飄紅。但在2月22日登海種業、豐樂種業等個別股出現回調。


      我國種子面臨較為嚴重的同質化競爭,部分重要種子依賴進口,處于“大而不強”的格局。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對種業的支持力度,利好政策陸續出臺,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前景。


      對于本次《意見》在種業振興方面強調的技術攻關、產業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信證券曾指出,生物育種產業化和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是核心關注,相關政策有望徹底改變種業行業競爭格局,推動市場規模擴容和集中度提升。


      中信證券認為,在行業復蘇和種業振興背景下,種業行業正式進入高景氣周期、強政策支持周期、新技術升級周期“三期疊加”的時期,市場規模和競爭格局變化將驅動行業盈利模式升級。


      擴大鄉村振興投入,穩步推進農村改革


      在加大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方面,《意見》從擴大鄉村振興投入、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抓好農村改革重點任務落實四方面提出了重點任務。


      在擴大鄉村振興投入上,《意見》提出,繼續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進一步向農業農村傾斜。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支持地方政府發行政府債券用于符合條件的鄉村振興公益性項目。


      在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上,《意見》提出,對機構法人在縣域、業務在縣域、資金主要用于鄉村振興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大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力度,實施更加優惠的存款準備金政策。支持各類金融機構探索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中長期信貸模式。積極發展農業保險和再保險。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還提出,抓好農村改革重點任務落實。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縣試點。探索建立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服務體系,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推動開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融資。開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規范化建設試點。制定新階段深化農村改革實施方案。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鐘正生認為,當前中國城鄉之間在收入、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同步推進盡管并不沖突,但平衡好鄉村振興所需要的人口從農村向城市轉移,與避免農村出現空心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鄉村振興短期的工作重心在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并做好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此后圍繞鄉村振興20字方針,重點在產業興旺和生態宜居,有序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落地,目前各項保障機制也正逐步完善。


      轉自:證券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 全面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 全面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改革開放以來第20個、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4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文件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
      2018-02-05
    • 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大關鍵詞——權威專家解讀一號文件亮點

      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大關鍵詞——權威專家解讀一號文件亮點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鎖定“三農”,這是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怎么走進行了全面布局。
      2018-02-06
    • 透視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四大信號

      透視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四大信號

      1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這份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開宗明義指出,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三農”領域有不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2019-02-20
    • 中央一號文件部署“三農”領域硬任務

      中央一號文件部署“三農”領域硬任務

      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意見》明確,完善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頂層設計,抓緊研究出臺指導意見和具體實施辦法。
      2019-02-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