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錨定鄉村振興總體目標——為農民送來政策春風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2-28





      日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印發。“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央連續出臺的第十九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馳而不息重農強農的堅強決心,為廣大農民群眾送來了政策春風和民生禮包。”在近日舉辦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等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


      全面部署重點工作


      糧食再獲豐收,農民收入保持增長,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去年以來,“三農”工作克服疫情災情疊加等不利影響,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唐仁健介紹,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錨定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對2022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兩條底線、三項重點、一個加強”。


      “兩條底線”——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強調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完善落實監測幫扶機制,推動脫貧地區更多依靠發展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三項重點”——扎實有序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鄉村發展方面,重點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增收。鄉村建設方面,重點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健全實施機制。鄉村治理方面,重點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效平臺載體,維護農村社會平安穩定。


      “一個加強”——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強調壓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責任,加大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


      總的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務、針對性舉措、實效性導向,既具體又務實,明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年度工作要點和任務清單。


      用硬舉措保護耕地


      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要從哪些方面推進?


      唐仁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確保18億畝耕地實至名歸。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必須采取強有力的、“長牙齒”的硬措施,動真碰硬抓好耕地保護和種植用途“非糧化”管控。


      要保數量,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順序,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足額帶位置逐級分解下達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中央和地方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作為剛性指標實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


      要提質量,加強提高耕地質量力度。今年將建設1億畝高標準農田,累計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億畝,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級。深入推進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8000萬畝。加強耕地占補平衡全程監管,實現補充耕地產能與所占耕地相當。


      要嚴用途,嚴格耕地用途管控。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食生產。既要采取過硬的措施辦法,也要給予適當的政策引導,把耕地利用優先序真正落到實處。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唐仁健介紹,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工作必須落得實之又實。


      一是強化責任落實。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有責任保面積、保產量,主產區要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主銷區要切實穩定和提高糧食自給率,產銷平衡區要確保糧食基本自給。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層層壓實黨委政府糧食安全責任。


      二是強化政策支持。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力爭做到政策能保本、經營促增效。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政策,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產省產糧大縣全覆蓋。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戶提高種糧綜合效益。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牢牢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分區域分品種補上農機裝備短板弱項,夯實糧食生產物質基礎。


      三是強化精準服務。組織農業農村系統力量下沉一線、包省包片,搞好技術指導,加強田間管理,強化抗災減災,促進弱苗轉壯,千方百計保夏糧、穩全年。抓好春耕備耕農資供應,穩定農資價格,滿足春耕生產需要。(記者 徐佩玉)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聚焦農村改革:激活生產力 農民成為有吸引力職業

      聚焦農村改革:激活生產力 農民成為有吸引力職業

      農村改革的源源活水,給“三農”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今年以來,全國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農業農村形勢穩中向好、穩中向優、穩中向新,“三農”發展呈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新態勢,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求正...
      2017-12-25
    • 到2020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將達2000萬人

      到2020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將達2000萬人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到2020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將達到2000萬人,成為現代農業先導力量。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初步形成規模,將有力促進“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等問題的解決。
      2018-01-28
    • 發展新動能,推動農業增效 農民增收 農村增綠

      發展新動能,推動農業增效 農民增收 農村增綠

      去年以來,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各地和有關部門堅持把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培育新主體作為重要抓手,強化政策創設,農村經濟發展煥發出巨大活力,呈現出多模式推進、多主體參與、多機制聯結、多要素發力、多業態打造的多元化推進格...
      2018-01-31
    • 農民工進城了 鄉村如何振興?發改委這樣回應

      農民工進城了 鄉村如何振興?發改委這樣回應

      黨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恰恰是因為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當中,鄉村是一個短板。在工業化進程中,城市發展的速度遠遠比我們當年農村發展的速度要快得多,因為農村主要是依靠土地,你不可能跑很遠。
      2018-09-3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