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理記者會的經濟信號:增速5.5%分量重 惠企利民措施繼續推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3-13





      3月1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李克強共回答了13個提問,澎湃新聞記者梳理了經濟相關的要點如下:


      1.中國百萬億元量級以上GDP5.5%的增量,就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的經濟總量。今年得要有九萬億名義GDP的增量。這就好像登山,越往上氣壓越低、氧氣越少,看似速度放緩了,實際上分量更重。


      2.實現5.5%左右的增長,這是在高水平上的穩,實質上就是進,是不容易的,必須有相應的宏觀政策支撐。


      3.中國現代化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在這個過程當中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4.給企業減稅降費,穩就業、促投資消費,這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的。施肥還得要施到根上,根壯才能枝繁葉茂。


      5.這次實施的大規模減稅降費是退稅和減費并舉,規模2.5萬億元。這次調整結構了,把退稅頂在前面。如果效果好,還會加大力度。


      6.退稅優先考慮小微企業,因為小微企業量大面廣,支撐的就業人口多,而且現在是他們資金最緊張、最困難的時候,所以要在今年6月底以前,把小微企業的留抵稅額一次性退到位,把制造業、研發服務業等一些重點行業的留抵稅額在年內全面解決,對小微企業的增量留抵退稅逐月解決。


      7.退稅降費是在做減法,但實質上也是加法。所謂水深魚歸、水多魚多,這是涵養了稅源,培育壯大了市場主體。


      8.退稅主要是中央財政掏腰包,地方政府也得“湊份子”。退稅的錢是直達企業,考慮到基層的困難,對基層的轉移支付補助資金是直達市縣以下基層。地方政府要當“鐵公雞”,不該花的錢一分錢也不能花,該給市場主體的錢一分都不能少,多一分那是添光彩。


      9.就業優先也是宏觀政策,其他政策要配套,為實現就業目標努力。只要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就能夠實現有些人說的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


      10.相信普通人有上上智,把他們的特長、聰明才智發揮出來,那就業的大舞臺會絢麗多彩。作為政府,針對靈活就業者的勞動權益、社會保障等問題,要逐步完善政策,也就是說要給這些“騎手們”系上“安全帶”,讓靈活就業等新就業形態既解燃眉之急,又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11.“放管服”改革是為市場主體改良生長的土壤,減稅降費是為他們施肥澆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要推動更多的市場主體能夠生根發芽。政府必須進行刀刃向內的改革,不能讓政府部門圍繞著自己的權力在轉,而要通過改革,讓市場主體層出不窮、生機勃勃。


      12.我國市場主體已經達到1.5億戶,比十年前凈增了約1億戶,主要是民營市場主體,其中個體工商戶達到1億戶。個體工商戶,一頭連著眾多人的生計,一頭連著大眾的消費。如果沒有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打通微細血管,那大中企業甚至國企央企都動不起來。


      13.政貴有恒,這些年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推進“放管服”改革,有1000多項行政許可被下放或取消,非行政許可退出歷史舞臺。惠企利民的措施會繼續推進下去。


      14.對特殊困難行業,已經出臺了40多項扶持政策。僅退稅這一項,餐飲、旅游、客運、文化等幾個行業就能夠享受1800億元。他們不僅需要財政的支持,對那些市場前景好的,金融業也要給予“無縫續貸”。而且對他們需要階段性減或免房租、電費的,有能力的地方也應該給予支持。


      15.今年要實施一項新政策,就是把人們常用的身份證電子化。也要為那些不用智能手機的人特別是老人提供便利,還要保障公民的信息安全和隱私。


      16.對漠視群眾權益的,要堅決追責問責,對那些拐賣婦女兒童的犯罪行為要嚴厲打擊,嚴懲不貸。保民安和惠民生是不可分割的,各級政府一定要把盡力惠民生、盡力保平安作為自己的基本職責。


      17.今年是本屆政府的最后一年,也是我擔任總理的最后一年。我們所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困難和挑戰依然眾多。我和我的同事們,會以鍥而不舍的精神恪盡職守,用實干來踐行承諾。


      18.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目的還是要給依法經營的企業撐腰打氣,確保各類所有制企業、內外資企業一律平等發展、公平競爭。


      19.中國對外開放40多年了,發展了自己,造福了人民,也有利于世界。這是個機遇的大門,我們決不會也決不能把它關上。


      轉自:澎湃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