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開局超預期 為世界經濟復蘇添動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3-22





      近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中國國民經濟恢復好于預期。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散發等多重考驗,中國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生產需求較快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新動能繼續成長,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中國經濟開年的亮眼成績單受到海外高度關注。外媒認為,中國經濟開局遠超預期。


      主要經濟指標高于預期


      “中國經濟今年開局出人意料地好”,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近日刊文稱,今年1—2月,中國宏觀數據相當強勁,多項主要指標超出預期,這表明政府的扶持政策已經開始幫助中國經濟實現恢復。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2022年1—2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中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2%,主要經濟指標高于預期回升。


      彭博社指出,雖然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中國經濟面臨諸多風險和挑戰,但是總體而言,1—2月中國經濟復蘇的勢頭良好。


      路透社報道分析稱,盡管中國正在努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不確定性加劇帶來的挑戰,但中國的工業生產在今年前兩個月仍出人意料地加快了步伐,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也超出預期。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2%,這一數字是自去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報道認為,中國經濟開年“碰頭彩”得益于穩增長政策的適當靠前發力。


      在3月上旬召開的中國兩會期間,從穩房價、刺激消費到創造就業,政府工作報告再次釋放穩增長信號,成為外媒關注熱點。


      法國《回聲報》稱,中國政府將“穩”字作為2022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將實行更有針對性和可持續性的刺激措施。


      西班牙埃菲社認為,中國政府宣布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的目標,再次顯示出穩定經濟增長的決心和信心。雖然與去年中國經濟增長8.1%相比,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有所下降,但這仍然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因為這一目標處于經濟分析師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范圍——5%到5.5%區間的上限,是一個相對較高的目標,顯示出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繼續增長可以說是在高基數上的增長。


      在穩增長上主動作為


      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穩字當頭與中國政府對國際、國內形勢的認識密不可分。需要看到的是,中國在內外政策中堅持穩字當頭,這個“穩”不是裹足不前或無所作為,而是要靠深化改革和努力奮斗才能得到。“穩”是“進”的基礎,中國政府的目標還是繼續前進。


      外媒尤其關注中國在穩增長上的主動作為。


      新加坡《海峽時報》指出,在對中國十分重要的一年里,5.5%左右的增長目標對于維持社會和經濟穩定——包括確保穩定就業和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是至關重要的。實現這一目標的措施將包括財政刺激、基礎設施投資和貨幣寬松。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指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要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并闡述了一系列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措施。報道特別關注到中國將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一方面延續實施扶持制造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另一方面大力改進增值稅留抵退稅制度。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為實現企業的穩定增長,中國將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規模達到約2.5萬億元。關于其中1.5萬億的留抵退稅,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期間出席記者會時表示,如果效果好,還會加大力度。這意味著提振經濟的措施還可能加碼。


      土耳其《光明報》前總編輯阿克考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確信中國將如期實現今年兩會確定的經濟增長目標,中國經濟將穩步向前。他認為,中國經濟快速復蘇并實現持續增長,主要源于中國很好地統籌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在國際市場受到疫情嚴重影響的情況下,中國積極擴大內需,并通過舉辦進口博覽會等方式,吸引更多外資和外商進入中國市場。與此同時,中國在綠色低碳發展上投入大量資金、人力和物力,不斷研發新技術并轉換現實生產力,取得積極進展。


      為世界經濟復蘇添動力


      外媒普遍認為,中國經濟穩增長的積極信號以及“開門穩”的亮眼表現,將為艱難復蘇中的世界經濟注入更多信心。


      匈牙利通訊社指出,中國去年GDP增長超過預期達到8.1%,為全球經濟進一步復蘇提供了空間。中國增強發展所需的市場活力和激發內生動力,將有效緩解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需求萎縮等問題,進一步提振經濟發展的動力。


      《海峽時報》引述專家觀點稱,對世界來說,中國能夠實現其目標將是一件好事,因為與增長5%相比,中國實現5.5%的增長目標將使全球經濟增長提升0.1個百分點。對于與中國有著密切貿易關系的國家來說,這將是整體黯淡前景中的一個亮點。


      《華爾街日報》也認為,中國經濟2022年的表現將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影響,因為這些地區依賴于中國的制造實力和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刊文稱,德國的發展同中國經濟有著密切關聯。對于很多德國企業來說,過去10年來,中國市場一直是德國企業增長的最重要推手。


      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刊文指出,中國經濟穩步增長對全球經濟發展極為重要,將為中巴兩國加強中巴經濟走廊合作和貿易往來提供寶貴的機遇。


      阿根廷國立拉普拉塔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塞巴斯蒂安·舒爾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前國際形勢復雜,挑戰不斷增多。“雙循環”和拉動內需等政策,使中國經濟能夠繼續保持穩健和韌性,有效應對疫情等因素帶來的挑戰。同時,中國堅持擴大對外開放,這有助于促進世界貿易和增加全球經濟發展動能。


      肯尼亞廣播公司網站報道說,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發展態勢和政策一直備受世界矚目。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經濟復蘇存在變數的重要時刻,世界期待了解中國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經驗。(記者 嚴瑜)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對中國經濟無需太多擔心”

      “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來源于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這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最重要的因素。”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孫瑋在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道。
      2017-04-10
    • 多項指標向好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達6.8%

      根據安排,國家統計局將在4月17日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與去年同期不同的是,對中國經濟增長信心更強了。分析人士預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續延續去年四季度向好趨勢,同比增長達6 8%,年內余下三季度增速將會逐步放緩至6 5%
      2017-04-10
    • 中國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

      從近期政策動向以及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二季度至少不會出現明顯的回調跡象。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