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字當頭、“鏈”上發力——各地各部門穩定產業鏈供應鏈觀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3-27





      產業鏈供應鏈,對中國經濟的分量格外不同——風險面前,正是成千上萬鏈條相互支撐,守住了穩的基本盤;挑戰當下,恰因每個環節守正出新,創造了進的新動能。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十分復雜,經濟運行面臨新的下行壓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不僅是提振經濟的重要之舉,也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有效應對風險挑戰、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關鍵。


      精準防控、全力穩產,“一企一策”紓困解難,協同上下游打通堵點卡點……連日來,以產業鏈供應鏈為抓手,各地各部門采取一系列舉措,傳遞出穩字當頭,努力穩預期的積極信號。


      堅定信心 保供穩產


      看到生產線高效運轉,力高新能源創始人王翰超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來。力高新能源是煙臺一家動力電池管理系統制造商。站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風口,王翰超從不擔心訂單,卻在此輪疫情發生后,對產品的如期交付擔憂。


      “政府組織上門核酸采樣、針對生產和銷售運輸需求提供人性化服務,一系列措施保障防疫生產兩不誤。”他說,企業也啟動了煙臺、合肥兩個生產基地“雙備份”機制,目前生產平穩,供應充足。


      穩增長,關鍵在穩工業,重點是穩生產。


      進入3月,疫情波及我國很多省份,一些城市按下“慢行鍵”。越是面臨新的壓力,越要把措施準備再周全一些。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從嚴從實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圍繞穩產保供,各地各部門迅速出臺一系列舉措,有效保障了一線生產的運行,讓企業和市場的信心更堅定。


      工信部連續召開穩工業座談會,明確全力保障重點醫療物資、重要生活物資、農資化肥和基礎工業產品等的生產供應,確保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公告,進一步加大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實施力度有關政策,優先支持小微企業,重點支持制造業等行業……


      山東盯緊抓牢重點企業生產,“一企一策”建立清單和問題臺賬;泉州通過組建涉企微信群等方式,為工業企業開辟快速服務通道;深圳針對中小企業用工難等“痛點”,推出支持企業同心抗疫系列政策……圍繞“穩字當頭”展開的切實舉措,為提振工業注入動力。


      穩產保供的政策組合拳“落”下去,生產的“馬力”和市場信心提升起來。


      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1日發布公告稱,鴻海在深圳龍華、觀瀾等主要園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之下,已基本恢復正常生產經營。


      凱投宏觀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馬克·威廉姆斯認為,中國的“動態清零”對疫情蔓延的地區施加了嚴格的限制,同時官員們也在充分考慮恢復工業活動。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德國《日報》網站等外媒稱,中國采取了更具針對性的策略,這些措施已經產生效果。


      聚焦堵點卡點 暢通產業鏈


      “您公司申請的3月19日‘貨運碼’已經成功通過審核。”幾天前,江蘇太倉展新膠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張海龍接到這個通知后,心里的石頭落了地。公司和上海企業合作較多,貨運車輛往來頻繁,疫情影響下貨運效率不高的難題終于解決。


      暢通產業鏈供應鏈,物流很關鍵,不讓復工復產“卡”在半路上。記者調研發現,山東、江蘇、廣東等多地成立由工信、交通等多部門聯動的機制,幫助有需求的企業做好跨省跨市人員流動、物流運輸等工作。


      著眼于打通產業鏈卡點,一系列措施落實落細——


      半導體封裝測試企業、美國安靠科技中國區總裁曹持論說,在過去的一個周末,工廠進行了48小時的短暫封控,來自上海自貿區保稅區管理局等部門的幫助,讓工廠依然實現了不間斷生產。“我們把原來2周左右的原材料安全庫存提升到4周以上。目前產能利用率接近100%。”


      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0倍和1.8倍,高速發展勢頭離不開芯片、上游材料的及時保供。


      “我們在去年基礎上搭建汽車芯片在線供需對接平臺,引導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優化供應鏈布局。”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工信部著眼于滿足動力電池等生產需要,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引導鋰鹽價格理性回歸。


      加大力度進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實現“點”上的突破;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鏈,增強“線”上的韌性;重點實施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建設工程,培育“系統”上的優勢……統籌“補短板”“鍛長板”,分地區、分行業精準施策。


      “接下來,要把中央已經出臺的各項政策扎扎實實落細落到位,打通產業鏈供應鏈的堵點卡點,不斷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暢通經濟循環。”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


      助企紓困解難 著力培育“專精特新”


      “我們如果把一條產業鏈打開來看,就會發現無數中小企業在做支撐,他們是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重要力量。”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說,疫情發生以來,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遇到不小的挑戰,有關部門和地方協同聯動,從紓困和培優兩個方面,切實解決中小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


      在紓困方面,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退稅減稅規模歷史空前,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真金白銀直達企業,惠及一線生產。


      重慶世瑪德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財務經理焦凡說,公司目前有存量增值稅留抵稅額3800萬元,退稅實現后,將極大緩解企業發展資金壓力,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在培優方面,著力推動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


      重慶提出搭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平臺,鼓勵“鏈主”企業發揮引領支撐作用,促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融入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山東實施產業鏈協同工程,每季度向“專精特新”企業定向發布重點項目合作等目錄;安徽明確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倍增行動……多地紛紛敲定發展目標,出臺相關政策。


      “我們將堅持培優企業和培強產業相結合。”肖亞慶表示,今年將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幫助中小企業繼續應對疫情的沖擊和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再培育國家級“小巨人”企業3000家以上,支持“專精特新”的政策要擴大到廣大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記者 張辛欣)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央企加速全球“布局” 搶占產業鏈高端

      央企加速全球“布局” 搶占產業鏈高端

      據國資委介紹,目前中央企業境外資產規模超過6萬億元,分布在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業務已經由工程承包、能源資源開發,拓展到高鐵、核電、電信、電網建設運營等領域,有力提升了我國在國際舞臺中的話語權。
      2017-10-26
    • 全產業鏈“綠意”濃濃 綠色發展增添新動能

      全產業鏈“綠意”濃濃 綠色發展增添新動能

      今天,中國作為世界制造業大國,正積極追求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生產、消費以及回收利用和廢棄處理)的生態性,全國工業農業企業正在將“綠色環保”的理念貫穿到從生產到應用的全產業鏈中,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綠色...
      2018-03-21
    • “中國引擎”重啟提升全球產業鏈抗風險能力

      “中國引擎”重啟提升全球產業鏈抗風險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遭干擾破壞。隨著近期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重點行業、龍頭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社會經濟運行正逐步恢復正常。“中國引擎”重啟,將有力推動全球產業鏈“轉...
      2020-03-18
    • “穩企強鏈”政策組合拳將持續加碼

      “穩企強鏈”政策組合拳將持續加碼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是暢通經濟循環的基礎。當前,國內企業復工復產加快,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有利因素快速增加,但國際疫情持續蔓延,給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帶來較大影響。
      2020-05-0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