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更現代更科學稅收體系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4-06





      稅收在國家治理中具有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稅制改革、減稅降費和征管改革等全方位實施,不斷取得新突破,在助力國家治理、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稅制體系日益完善


      2016年5月1日零點,浙江溫州商人陳生在北京民族飯店開具了中國餐飲住宿業首張增值稅專用發票。這一天,征收了66年的營業稅告別中國稅收舞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正是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標志性事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稅制改革持續推進,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規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稅制體系加速構建,這是一場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變革。


      稅收法定進程加快,條例相繼上升為法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落實稅收法定原則”作為財稅改革的目標之一。由行政法規規范的稅種,加速上升為由法律規范。目前,環境保護稅法、煙葉稅法、船舶噸稅法、耕地占用稅法、印花稅法等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現行18個稅種中有12個完成立法,增值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等稅收立法也在穩步推進。


      “稅收法定原則的落實,增加了稅制的確定性,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增強了市場主體的信心,形成了良好的市場預期,促進宏觀經濟穩定運行。”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


      深化增值稅改革,“難啃的硬骨頭”被攻克。在經歷了數年改革之后,2016年5月1日,我國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實現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全覆蓋,貫通服務業內部和二三產業之間的抵扣鏈條。此后,又進一步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增值稅稅率由四檔簡并為三檔,并降低稅率水平,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試行期末留抵退稅制度,基本建立起現代增值稅制度。


      2022年,我國大力改進留抵退稅制度,自4月1日起對留抵稅額實行大規模退稅,規模達1.5萬億元。一系列政策實施后,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以及制造業等六個行業的增量和存量留抵稅額問題將得到解決。“通過這次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構建更加現代、科學的增值稅制度,由此站上一個全新的起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說。


      新一輪個稅改革實施,紅利惠及千家萬戶。2018年8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明確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納入綜合所得征稅范圍。實現從分類稅制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稅制的重大轉變,這是個稅改革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制度變革,推動稅制更加公平合理。


      同時,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設立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一系列舉措有效減輕百姓個稅負擔,實實在在享受到改革紅利。最近,國務院發文明確,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作為優化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之一,這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的設立,將讓更多育兒家庭從中受益。


      此外,綠色稅制初步形成,助力生態文明建設。2018年1月1日,環境保護稅法施行,成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的單行稅法。此外,全面推開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按照“清費立稅”原則,全面清理規范涉及礦產資源的收費基金。資源稅、環境保護稅、企業所得稅等“多稅共治”的綠色稅收體系,有力推動著生態文明建設。


      減稅降費“放水養魚”


      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解難最公平、最直接、最有效的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一項項減稅降費政策接連出臺,從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到深化增值稅改革,從個人所得稅改革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不斷提升,減稅降費持續加力升級,更加精準、更具針對性,助力廣大市場主體輕裝上陣、平穩發展。


      量大面廣、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成為減稅降費潤澤的重點對象,減稅單在不斷加長。2022年,延續實施扶持制造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并提高減免幅度、擴大適用范圍;對小規模納稅人階段性免征增值稅;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至300萬元部分,再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一系列有力政策精準“滴灌”小微企業,幫助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渡過難關。


      “去年國家加大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力度,幫助疫情影響下的餐飲行業逐漸回暖復蘇。”重慶陶然居飲食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琦表示,稅收優惠延長了餐飲企業恢復發展的“窗口期”,陶然居集團2021年減免稅費約180萬元,全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


      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向更高價值鏈攀升。2021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雙重”利好鼓勵創新,全年有32萬戶企業提前享受到加計扣除政策,減免稅額3333億元,企業享受政策紅利更多更早更便捷。2022年,這項政策的力度再加碼,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


      企業包袱輕了,新動能加速成長。2021年,全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1326萬戶,同比增長15.9%,兩年平均增長12.9%,其中99.2%是小微企業。


      減稅降費已成為受益面最大的惠企政策,滋養著眾多市場主體。據統計,2016年至2021年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8.6萬億元。


      “減稅降費政策對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社會公平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著根本性、長期性的作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怡說。


      征管改革持續深入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推動稅收征管體制改革,在多個關鍵領域取得新突破,初步構建起優化統一高效的稅費征管體系,稅收管理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2015年12月,中辦、國辦發布《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提出國稅、地稅全面加強合作,推動服務深度融合、執法適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2018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合并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我國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大幕全面拉開。


      “合二為一”的新稅務機構迸發出蓬勃的活力和創造力。同時,機構改革、服務先行,通過不斷簡化環節和簡便程序,辦稅繳費更加便利了,納稅人繳費人獲得感顯著增強。


      “稅收征管改革是順應納稅人繳費人期盼的民心工程,通過征管變革,執法更加規范,稅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李旭紅說。


      改革持續深入,服務不斷升級。2021年3月,中辦、國辦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為“十四五”時期高質量推進新發展階段稅收現代化確立了總體規劃,明確全面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改造,加快推進智慧稅務建設,深化稅收大數據共享應用。


      智慧稅務建設在應時應勢中邁上新臺階。依托信息技術和稅收大數據,稅務部門大力推行并不斷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范圍。目前,90%的涉稅事項、99%的納稅申報業務都可網上辦、線上辦、掌上辦,基本實現了“服務不見面,時刻都在線”。


      “稅務部門數字化轉型成效非常顯著。”深圳市高新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樊慶峰表示,“遠程幫辦”“電話即刻辦”讓市民有“不來即享”的服務體驗,科技賦能更加安全快捷。


      近年來,“稅收大數據”日益成為熱詞。稅務部門充分運用稅收大數據實施精準征管,開展經濟分析、服務決策,及時為企業“牽線搭橋”,實現更加精準的稅收服務。


      征管改革有效降低征納成本、提高征管效率,在讓納稅人有更多獲得感的同時,稅收服務國家治理的效能也進一步提升。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進一步發揮,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財力保障。(記者 曾金華 李華林)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稅務總局:稅收“賬本”顯亮點納服創新更“有感”

      今年一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33317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比上年同期增長11 8%。其中,第二產業稅收收入增長15 7%,反映實體經濟情況好轉;第三產業稅收收入占比達到55 7%,顯示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2017-04-21
    • 一季度稅收同比增長11.8% 凸顯新亮點

      4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舉行新聞通報會,介紹一季度稅收情況。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鄭小英表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33317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比上年同期增長11 8%。
      2017-04-21
    • 一季度我國稅收賬本曬出經濟新亮點

      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33317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比上年同期增長11 8%,一系列稅收數據反映出經濟企穩向好態勢明顯,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成效顯現。
      2017-04-21
    • 為“一帶一路”做好稅收服務——我國國際稅收合作綜述

      為“一帶一路”做好稅收服務——我國國際稅收合作綜述

      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歐亞研究所所長金邦貴說,中國創造性地利用國際國內兩方面資源,積極致力于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稅收征管能力,通過分享“中國經驗”促進“民心相通”,讓更多發展中國家搭上中國稅改的“快車道”。
      2017-05-0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