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短相濟 擴內需促消費全面加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5-06





    紓困育新穩消費基本盤 暢通循環筑牢復蘇根基


    長短相濟 擴內需促消費全面加力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全力擴大國內需求”“要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與此同時,有關部委和地方也在綜合施策推動消費加快復蘇。


      從本輪促消費政策看,遠近兼顧、長短相濟成為突出特點。既關注當前消費市場的制約因素,在落實好紓困扶持措施基礎上,通過發放消費券、加大消費補貼等,努力穩定當前消費;同時積極培育和壯大綠色消費、“智慧+”消費等新增長點;還在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不斷做大做強國內市場。


      擴內需促消費加碼發力


      今年以來,中國消費市場總體呈現恢復發展態勢。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萬億元,同比增長3.3%;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9.4%,仍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不過,由于國內疫情反復、國際局勢多變等突發因素超出預期,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5%,是2020年8月以來首次負增長,消費復蘇承壓。


      如何應對新的風險挑戰?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全力擴大國內需求”“要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建設強大而有韌性的國民經濟循環體系”。


      在談及如何全力擴大國內需求時,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趙辰昕表示,加力應對疫情對消費的影響,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落實好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特困行業紓困扶持措施,著力促進汽車等重點領域消費,切實穩住消費基本盤。


      今年以來,面對新問題新挑戰,促消費政策接連“上新”。14部門出臺政策促進服務業困難行業恢復發展;國辦發布促消費20條……一方面,積極應對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努力穩定當前消費;另一方面,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全鏈條、各環節,有序破除消費領域體制機制障礙,著力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


      立足當下,放眼長遠。從《“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到《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立足內需,暢通循環,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的施工圖加快繪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更要突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消費是最終需求,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是經濟持久穩定的拉動力。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對全力擴內需、打造強大國內市場尤為關鍵。”


      地方多舉措助消費復蘇


      推出系列促消費活動,加大對餐飲、旅游等生活服務業支持力度,細化完善各種促消費措施,培育壯大綠色消費等新增長點……地方上也在加快落地新的促消費舉措。


      近日,各地在統籌疫情防控基礎上,加大促消費力度,紛紛推出促消費季甚至貫徹全年的促消費活動。江西5月1日啟動“2022年大宗商品消費季”,以汽車、成品油、家電為切入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優惠活動,持續至7月31日,期間通過財政支持、企業優惠、平臺讓利等渠道,各類優惠疊加達20億元。青海省財政廳表示,將安排省級促消費專項資金1545萬元,用于支持開展購車補貼等促消費活動,預計將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不低于12億元。


      此外,廣東發布進一步促進消費若干措施,重點鼓勵汽車家電消費;海南推出促進消費若干意見,對免稅消費、餐飲消費、汽車家電以及網絡零售等作出全面部署……


      同時,多地表示細化完善各種紓困幫扶舉措,加大政策落實落地的督促檢查力度,幫扶餐飲、零售、文旅等企業渡過難關。其中,北京強調支持互聯網平臺企業開展中小微商戶幫扶行動,對在平臺經營的困難商戶實施特殊時期服務費優惠措施,鼓勵互聯網平臺開展外賣運營扶持等。


      更多培育壯大新消費增長點的舉措也在加快推出。山東出臺《新興消費擴容2022年行動計劃》,通過加快發展直播電商、做強首店首發經濟、支持發展零售新業態等,積極促進新興消費發展。河北發布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消費體系,推出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加快實施綠色物流配送等舉措。


      長期牽引帶動作用可期


      業內人士分析,短期消費市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復蘇承壓,但我國消費市場潛力大、韌性強的特點沒有改變。在長短相濟、遠近兼顧政策部署的推動下,消費恢復的基礎將逐步筑牢,消費對經濟發展的牽引帶動作用也將更好地發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念認為,本輪促消費政策強調統籌發力、系統謀劃,體現出短期和長期相結合、線上和線下相結合、重點和短板相結合、促進和保障相結合、供給和需求相結合的特征,將進一步放大政策協同效應。


      “一方面,與以往幾輪促消費政策相比,本次政策著力點更加精準,圍繞汽車、家電等重點大宗消費指出明確政策鼓勵方向。另一方面,兼顧長期目標導向,更加強調協同發力、遠近兼顧,順應線上消費、‘智慧+’消費等消費升級趨勢。同時將促消費與擴大投資、深化改革等相結合。”王念稱。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認為,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有利于建設強大而有韌性的國民經濟循環體系。


      “后續促消費政策預計將從長期和短期結合、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兼顧的思路出發,在出臺落實應對疫情促進消費恢復舉措基礎上,推進消費創新提質和支撐體系建設,在深化改革的同時強化保障,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關利欣說。(記者 王文博 班娟娟)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務院部署網絡提速降費 擴內需穩就業惠民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推動網絡提速降費,發揮擴內需穩就業惠民生多重效應;確定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提高創新能力的措施,推進產業提質升級。
      2019-05-17
    • 農村消費或成擴內需政策發力重點

      農村消費或成擴內需政策發力重點

      國家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司長陳亞軍12月1日在“2019年全國城鄉融合發展研討會”上表示,我國城鄉融合發展已到關鍵時期,到2020年實現1億人在城鎮落戶的新型城鎮化目標,是有把握完成的。
      2019-12-02
    • 擴內需組合拳蓄力 新消費凸顯生機

      擴內需組合拳蓄力 新消費凸顯生機

      疫情影響之下,線上消費、健康消費的重要性進一步顯現。專家預計,為擴大消費、提振內需,相應財政、貨幣、產業等政策組合拳即將出臺,二季度消費數據有望回暖。
      2020-02-23
    • 擴內需,打開增長空間

      擴內需,打開增長空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4月8日召開會議。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加大。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緊迫感,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優化完善疫情防控舉措,千方百計創造有利于復工復產的條件,不失時機暢通產業循環、市場...
      2020-04-1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