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國家發改委舉行上半年經濟形勢媒體吹風會。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司長袁達、運行局局長李云卿、價格司司長萬勁松、產業司副司長霍福鵬、高技術司副司長趙志丹、經貿司副司長張國華,就市場熱點問題回答了媒體提問。
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副司長霍福鵬在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汽車產業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全產業鏈優勢,汽車產業具有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基礎。
他還指出,工業穩增長系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工業經濟總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為下半年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創造了良好條件。
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回升勢頭
對于下半年經濟走勢,袁達在會上表示,隨著穩經濟各項政策進一步落地見效,下半年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回升勢頭。
袁達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持續顯現,國內疫情反彈、烏克蘭危機等超預期因素沖擊影響陡然增加,經濟運行在3月下旬到5月中旬出現波動。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力有效推進,重點區域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穩經濟政策效應逐步釋放,6月份經濟實現較快企穩回升。
“面對內外部階段性、突發性因素沖擊,我國經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企穩回升,展現出了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這充分說明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袁達稱,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顯現,宏觀政策效應進一步釋放,下半年經濟有望繼續回升,運行在合理區間。
全年3%左右CPI漲幅預期目標可實現
今年以來,國際能源、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美歐等主要經濟體通脹居高不下,而我國物價持續運行在合理區間,與海外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
萬勁松表示,今年下半年,受國際通脹高企、烏克蘭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國物價運行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但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繼續保持物價運行在合理區間,全年3%左右的CPI預期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他指出,我國商品和服務市場供給能力總體充裕,煤炭優質產能持續釋放,糧食生產實現“十八連豐”,今年夏收小麥產量高、品質好,生豬產能總體合理充裕,近期能繁母豬存欄還在進一步增加,牛羊禽蛋和蔬菜水果生產正常、供給充足,保供穩價具有堅實的物質基礎。
近幾年,經過應對疫情做好生活必需品供應的實踐、應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沖擊的實踐,各地保供穩價工作體系逐漸完善,預案逐步成熟,調控手段更加豐富,部門間、地區間的協調協作效率進一步提升,應急調控能力明顯增強。
國家發改委將繼續密切跟蹤物價總水平和重要商品價格走勢,持續加強市場調控,抓好各項保供穩價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全力穩定糧食生產,進一步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價格基本穩定,必要時適時投放中央豬肉儲備,指導地方聯動投放儲備,充分發揮豬肉儲備對穩肉價、穩物價的作用。以煤炭為“錨”繼續抓好能源保供穩價工作,通過完善煤炭產供儲銷體系、強化市場預期管理等措施,引導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同時,指導各地認真執行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及時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牢牢兜住民生底線。
“中國飯碗”端得穩端得牢
就糧食安全方面,張國華表示,總體看,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較好,有能力、有底氣、有條件應對外部沖擊,端穩端牢“中國飯碗”。
他表示,今年夏糧再獲豐收。而且小麥質量好于常年。夏糧收購總體呈現進度快、質量好、價格穩、市場活的特點,截至7月10日,主產區累計收購小麥3433萬噸,同比增加160萬噸。同時,國內糧食市場總體平穩。與國際糧價“過山車”式的劇烈波動相比,國內糧食市場運行平穩,價格波動的幅度遠遠低于國際市場。此外,糧食物流和應急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入夏以來能源供應總體平穩有序
在能源保障方面,李云卿表示,今年以來能源供需總體平穩,受重點行業用電增長、氣溫升高等因素影響,入夏以來全國日發電量快速攀升,7月13日全國調度發電量達到278.54億千瓦時,最高調度負荷達到12.22億千瓦,均創歷史新高,用能需求明顯回升。通過采取綜合措施,能源保障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入夏以來能源供應總體平穩有序,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他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持續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緊扣保供穩價目標,抓好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做好能源保供各項工作,確保迎峰度夏能源供應安全穩定,確保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
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實現總體穩定運行
在產業鏈供應鏈運行方面,趙志丹表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改委切實加強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統籌協調,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進一步強化產業鏈供應鏈風險監測體系建設,落實風險報告制度,強化風險預警處置;督導有關地方建設和啟用物資中轉站,著力暢通運輸通道保障生產物資通達;建立并動態調整重點企業“白名單”制度,著力推動重點產業鏈和重點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達產。經過各部門各地方和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實現總體穩定運行,成績來之不易,充分彰顯了我國的制度優勢、市場優勢、產業體系優勢。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持續加強統籌協調,會同有關方面繼續扎實推進保鏈穩鏈工作,持續補齊短板弱項,持續破除瓶頸制約,持續強化風險防范,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