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2022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付凌暉介紹,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562,642億元,同比增長2.5%。這份亮眼的半年“成績單”,清晰的體現出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從中也不難發現,“六穩”“六保”紅利也正在加速釋放。
GDP同比增長2.5% 經濟韌性強
付凌暉在會上介紹,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562642億元,同比增長2.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9137億元,同比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228636億元,增長3.2%;。第三產業增加值304868億元,增長1.8%。
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2,464億元,同比增長0.4%。分產業看,二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18183億元,同比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122,450億元,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151831億元,下降0.42%。分地區看,二季度多數地區的經濟基本穩定,全國31個省(區、市)中,有26個地區生產總值保持增長,占83.9%。其中,中部、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分別增長2.3%和2%,增速均快于全國。
“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增長0.4%,這是在4、5月主要生產需求指標下滑的背景下取得的,應該說非常不容易,體現出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付凌暉道。
談到上半年總體情況趨好的原因,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洪濤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主要是因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采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等工具包,采取“六穩”“六保”的政策相對穩定性,初步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對于下半年GDP的走勢,洪濤預測道,上半年GDP已經達到56.26萬億元,預計2022年我國全年GDP將再次超過100萬億元。具體而言,他認為2022年我國全年快遞將超過1000億件、全年網絡零售將超過13萬億元、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接近44萬億元。
CPI同比僅上漲1.7% 政策效能顯現
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7%。
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0.4%,衣著價格上漲0.5%,居住價格上漲1.2%,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0%,交通通信價格上漲6.3%,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2.3%,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7%,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2%。在食品煙酒價格中,豬肉價格下降33.2%,糧食價格上漲2.4%,鮮果價格上漲12.0%,鮮菜價格上漲8.0%。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上漲1.0%。
二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從月度看,4、5月CPI同比均上漲2.1%,6月上漲2.5%,漲幅比上月略有擴大。我國價格漲幅明顯低于歐美國家8%以上的水平。6月美國、歐元區CPI同比分別上漲9.1%和8.6%。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了消費明顯向好的三個原因,疫情得到控制后消費場景逐漸修復、穩消費政策如一攬子穩經濟政策的效應逐步發揮和疫情期間積壓的消費需求在之后集中釋放。
未來,我國消費市場仍舊十分廣闊。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商務部市場運行調控專家洪濤表示,“首先,我國消費人口多的基數效應仍然存在,較大的市場規模仍然不容忽視。其次,網絡零售等電子商務對經濟的直接拉動作用仍然較大。最后,相較于國際通脹高企,上半年我國CPI同比僅上漲1.7%,就業和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長,為我國下半年經濟迅速恢復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對于下半年保障民生方面,洪濤有三個建議:“首先是繼續積極財政政策、穩健貨幣政策、以及相應的在消費、投資、就業等方面的政策;其次,充分利用數字經濟及其數字科技對經濟和社會實行精準管控;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市場的功能,從而增強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
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就業形勢向好
就業是民生之本。上半年,我國就業形勢好轉,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
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7%,其中二季度平均為5.8%。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1%;5、6月連續回落,分別為5.9%、5.5%。6月,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比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7.7小時。二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8124萬人。
就業主體人群就業總體穩定。25-59歲就業主體人群失業率4月雖有所升高,但是升幅明顯低于總體失業率水平。6月,25-59歲就業主體人群失業率為4.5%,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接近2021年平均水平。
農民工群體就業形勢好轉。農民工群體多從事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和服務業行業,以個體戶和靈活就業的居多,就業穩定性相對較差。受疫情沖擊影響,4月外來農業戶籍人口失業率升至6.6%,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助企穩崗措施發力,農民工群體的就業明顯改善。5月外來農業戶籍人口失業率降至6.2%,6月降至5.3%,低于整體失業率水平。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疫情沖擊等因素對就業造成一定影響。總體的來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各項穩就業政策逐步落實,城鎮調查失業率升高的趨勢得到了扭轉。”付凌暉道。
對于下半年的就業情況,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會經濟秩序將逐步恢復,大量的經濟體又會步入正常的運轉狀態,整體的就業形勢將逐步向好。
此外,王鵬也給出了下半年重點發力方向的建議:“首先,保就業、保基本工資水平、保基本公共服務,這就需要財稅政策進一步更緊密地的結合。其次,重大工程項目以工代賑,擴大就業。再次第三,可以通過給企業讓利來促進企業發展,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解決就業問題。最后,通過數字化的方法來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的覆蓋面,持續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王鵬解釋道。
轉自:北京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