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力企穩!中國經濟半年報展現積極態勢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7-20





      止住下滑態勢、頂住壓力、企穩、回升!這是國家統計局剛發布的中國經濟半年報展現出的積極變化。


      4月主要指標深度下跌,5月主要經濟指標跌幅收窄,6月經濟企穩回升;二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4%;上半年GDP同比增長2.5%。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極不尋常。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多發散發,超預期因素帶來嚴重沖擊,經濟新的下行壓力加大。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舉措出拳重、措施實、力度空前;從市場主體到就業人員,謀轉型、提技能、圖發展,都付出辛勤與智慧。


      這份應對風險挑戰的經濟“答卷”仍在書寫,而半年報里已經呈現出經濟運行企穩回升的軌跡。


      宏觀層面,經濟大盤穩住了。看三大產業,夏糧再獲豐收,總產量2948億斤,增產28.7億斤;工業運行加快,6月全國統調發電量同比增長4%;服務業經營好轉,6月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升至61%。看“三駕馬車”,投資加力,前5個月新開工項目數同比增長26.1%;出口較快增長,上半年出口11.14萬億元,同比增長13.2%;消費穩步恢復,端午節期間市場消費明顯回暖,6月全國電影票房比上月大幅增長1.7倍。細心的人會發現,不少行業開始展露“微笑曲線”。


      微觀層面,就業、物價、收入,關乎每個人的民生保障得到改善。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5月以來,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兩個月下降。一些求職者發現,企業復工復產加快,許多用人單位又重啟了此前暫停或推遲的招聘計劃。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3%,跑贏了經濟增速。居民對收入的信心增強,一度“遇冷”的商圈街道正回歸“熟悉的模樣”。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7%,保持溫和態勢,放在全球范圍來看,更是明顯低于歐美國家水平,保供穩價讓居民更安心。


      在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全球糧食市場劇烈波動、美歐等主要經濟體通脹居高不下、各類突發因素超出預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的韌性再一次展露——上半年,中國經濟總量達到56萬億元,2021年經濟總量邁上110萬億元臺階,經濟航船噸位之重、吃水之深、航行之穩早已今非昔比。長期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和超大市場規模優勢,廣闊區域帶來的巨大縱深和回旋空間,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前景和潛力,都增加了中國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底氣和信心。


      發展之途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無疑仍要付出艱苦努力。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齊心協力,抓住經濟企穩回升的有利時機,夯實經濟恢復基礎。


      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中國經濟的大海依舊在那兒。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政策效應不斷顯現,政府、企業、市場主體勁兒往一處使,中國定能延續恢復發展態勢,劃出向上的曲線!(李婕)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對中國經濟無需太多擔心”

      “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來源于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這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最重要的因素。”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孫瑋在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道。
      2017-04-10
    • 多項指標向好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達6.8%

      根據安排,國家統計局將在4月17日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與去年同期不同的是,對中國經濟增長信心更強了。分析人士預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續延續去年四季度向好趨勢,同比增長達6 8%,年內余下三季度增速將會逐步放緩至6 5%
      2017-04-10
    • 中國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

      從近期政策動向以及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二季度至少不會出現明顯的回調跡象。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