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0%,比6月下降1.2個百分點,由50.2%的景氣區間回落至臨界點以下。
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3.8%和52.5%,比6月下降0.9和1.6個百分點,但連續兩個月位于擴張區間。
7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2.5%,低于6月1.6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稱,這表明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繼續擴張,但步伐有所放緩。
“受傳統生產淡季、市場需求釋放不足、高耗能行業景氣度走低等因素影響,制造業PMI降至49.0%。總體上看,我國經濟景氣水平有所回落,恢復基礎尚需穩固。”趙慶河說。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從趨勢看,后期制造業仍將重回擴張區域。國內需求穩步恢復,紓困助企、保供穩價和其他穩增長政策有助于減輕制造業經營成本壓力;同時,國內大型基建項目有望加快落地開工,房地產市場整體呈現企穩回升跡象,這些對下半年工業制造業都將產生明顯帶動作用。
汽車等部分制造業行業延續擴張態勢
分行業看,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0個行業的7月制造業PMI位于擴張區間。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飲料精制茶、專用設備、汽車、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等行業PMI高于52.0%,連續兩個月保持擴張,產需持續恢復。
紡織、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高耗能行業PMI繼續位于收縮區間,明顯低于制造業總體水平,是本月PMI回落的主要因素之一。
7月制造業供需在6月份快速釋放后有所回落,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49.8%和48.5%,比6月下降3.0和1.9個百分點,均位于收縮區間。
“調查結果顯示,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占比連續4個月上升,本月超過五成,市場需求不足是當前制造業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制造業發展恢復基礎尚需穩固。”趙慶河說。
周茂華表示,從歷史經驗看,7月制造業開工普遍偏淡一些,部分年份高溫、洪澇等自然災害會對部分制造業開工構成影響,對市場需求狀況也會有影響。
7月新出口訂單指數錄得47.4,較前值下行2.1個百分點。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分析稱,這表明7月出口增速大概率難以大幅上行,原因有兩點,一是7月美國Markit制造業PMI與歐元區制造業PMI雙雙下行,且歐元區制造業PMI跌至榮枯線之下,表明主要經濟體需求承壓,二是在主要經濟體需求承壓的背景下,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相應承壓。
我國7月價格指數也明顯回落。受石油、煤炭、鐵礦石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40.4%和40.1%,比6月下降11.6和6.2個百分點。
服務業延續恢復態勢
7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8%,比6月低0.9個百分點,但仍位于擴張區間,非制造業連續兩個月恢復性增長。
在一系列穩增長促消費政策措施帶動下,服務業持續恢復。7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8%,比6月回落1.5個百分點,但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
航空運輸、住宿、餐飲、生態保護及公共設施管理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高于60.0%,前期受抑制的消費需求持續釋放,相關行業業務量繼續較快恢復。
受訪專家表示,穩增長宏觀政策預計將加碼。鄭后成說,7月制造業PMI總體承壓,預計后期宏觀政策將在擴大需求上積極作為,著力“穩就業”,預計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還將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