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國公司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外貿穩增長需形成合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8-31





      8月29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公布的一項調研數據顯示,絕大部分歐洲跨國企業對中國市場前景充滿信心。2022年上半年,19%的在華歐洲企業表示擴大了現有生產業務規模,65%表示維持了生產業務規模,15%表示縮減了生產業務規模,僅有不到1%的在華歐洲企業表示關閉了現有生產業務。


      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國際商會秘書長孫曉表示,歐洲跨國公司持續看好中國市場,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以及國內大市場對跨國公司保持強大的吸引力。


      此外,近期中國貿促會針對500多家企業開展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當前外貿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是物流慢、成本高、訂單少。56%的企業表示,原材料價格和物流費用高。62.5%的企業表示,訂單不穩定,短單小單多、長單大單少。


      不過,孫曉也介紹,近三個月來,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特別是國家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加快落實,企業預期和信心正在逐步改善。


      今年前7個月,我國出口增速表現超預期。不過,近期外貿企業的訂單壓力逐漸顯現,甚至有報道稱已經有外貿企業主動降價穩訂單。孫曉介紹,企業的訴求主要集中在維護國際國內物流穩定暢通、落實紓困幫扶政策、便利跨境人員往來等方面。一些企業期待恢復國內辦展和放開境外參展,以獲取更多訂單。


      8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接續政策措施,其中提到,為商務人員出入境提供便利。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商務部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建議縮短出入境人員的隔離時間。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昨日在國經中心舉辦的第155期“經濟每月談”上表示,世界主要經濟體所采取的加息和各種緊縮政策帶來的外需萎縮對我國外貿企業經營影響非常大。同時,從上半年實踐看,疫情反復也給中國外貿供應鏈造成較大影響。此外,由于目前處于供應鏈中低端的外貿企業仍然占我國外貿企業較大比例,企業轉型壓力很大。


      “AI革命對全球外貿供應鏈的影響和IT革命帶來的影響是不同的。”張燕生說,數字技術革命的外貿供應鏈更多的是短鏈化,滿足個性化、小批量、多樣性需求,帶來跨境電商貿易、數字貿易和離岸貿易的發展。


      對于下半年如何鞏固外貿增長態勢,張燕生認為,首先要保障初級產品、供應鏈的安全。同時,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要形成合力,包括建立出口、進口的協調機制,保訂單、保物流、保外貿供應鏈。穩定市場主體預期,用足政策紅利。下一步,會出現全球經濟重心東移的趨勢,包括需求東移、供給東移、創新東移等,外貿企業需要積極推進制造和服務結合,數字和產業深入融合,以促進外貿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在宏觀層面,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包括進一步推進“放管服”的改革,推進高水平的制度性開放。


      孫曉表示,據企業反映,一些熱門航線運價已經有所下降,集裝箱海運市場不再“一箱難求”。下一步中國貿促會將密切跟蹤研判外貿企業新動向、助企紓困政策落地新成效,大力支持外貿企業獲取訂單、穩住市場。


      轉自:證券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外貿穩增長態勢進一步鞏固 發展活力和韌性增強

      我國外貿穩增長態勢進一步鞏固 發展活力和韌性增強

       “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規模創下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月度進出口已連續13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外貿穩增長態勢進一步鞏固。”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7月1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2021-07-16
    • 我國外貿穩定增長態勢進一步鞏固

      我國外貿穩定增長態勢進一步鞏固

      海關總署8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1.34萬億元,同比增長24.5%,比2019年同期增長22.3%。其中,出口11.66萬億元,同比增長24.5%;進口9.68萬億元,同比增長24.4%。
      2021-08-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