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連續兩次部署穩經濟接續政策。8月24日召開的會議明確要求,在落實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同時,再實施19項接續政策。8月31日的會議強調,繼續爭分奪秒抓落實,用“放管服”改革辦法再推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發揮效能,細化實化接續政策、9月上旬實施細則應出盡出。
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資本市場正著力推進多方面政策措施做實做細。下一步,監管部門將繼續做好全市場注冊制規則修訂和發布等工作,完善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的功能和定位;繼續優化企業首發上市和再融資的審核注冊機制和流程,科學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資的力度和節奏,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企業上市融資。
同時,監管部門還將加快監管轉型,加大對優質初創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融資的服務力度,不斷完善新三板基礎層掛牌條件;抓緊推進完善境外上市監管制度的相關工作,推動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監管與行業監管形成合力;抓緊印發實施加快推進基礎設施REITs常態化發行的十條措施,對民營企業債券融資交易費用能免盡免,進一步釋放支持民營企業的信號。
兩方面入手 科學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資常態化
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體現穩中求進,在助力宏觀經濟大盤穩定上,需要下更大功夫。近年來,證監會著力提高審核透明度和效率,審核注冊周期大幅縮短,科學合理保持IPO和再融資常態化,直接融資規模不斷提升。
權威數據顯示,近三年IPO和再融資數量均保持較快增長,2021年IPO融資創十年新高。2022年1至7月,滬深交易所IPO公司178家,合計融資3462.42億元;再融資公司218家,合計融資4181.43億元。
記者獲悉,下一步,監管部門將從兩方面入手,科學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資常態化。
一是穩步推進股票發行全面注冊制改革,繼續增強資本市場的包容性和適應性,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按照全面注冊制改革要求,做好全市場注冊制規則修訂和發布等工作,完善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的功能和定位,扎實推進注冊制改革落地。
二是繼續優化企業首發上市和再融資的審核注冊機制和流程,進一步提升審核注冊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統籌投融資平衡、一二級市場平衡,在市場可承受的條件下,科學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資的力度和節奏,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企業上市融資。
建立健全新三板掛牌公司權益融資工具
中小微企業量大面廣,是穩經濟的重要基礎、穩就業的主力支撐。資本市場亦多措并舉,助力中小企業紓困和發展。5月底,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發布通知,推出24條舉措,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行業企業北交所上市、新三板掛牌融資。
通知發布以來,北交所總計受理95家新申報公司,其中已有15家公司完成公開發行并上市。北交所通過線上方式召開16場上市委會議,接受視頻咨詢溝通60余次,通過電話開展審核溝通超600次,保障北交所審核及發行業務正常推進。
在新三板掛牌和再融資審查方面,全國股轉公司啟用“綠色通道”,落實專人對接、專項審查、即報即審、審過即辦的專門措施。自通知發布以來,已有25家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行業企業適用“綠色通道”申報掛牌新三板,20家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行業的掛牌公司適用“綠色通道”實施定向發行融資,審查時間相比其他項目大幅縮短。同時,全國股轉公司減免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企業相關費用,總計減免19家公司掛牌初費123萬元,年費22.33萬元。
截至8月30日,新三板存量掛牌公司6727家,累計7298家掛牌公司完成12421次定向發行融資,合計融資5552.66億元;北交所上市公司106家,累計公開發行融資229.16億元(包含3家轉板公司融資金額)。今年以來,新三板新增掛牌公司145家,累計520家掛牌公司完成529次定向發行,融資金額159.31億元;27家公司在北交所上市,累計公開發行融資48.32億元。
記者了解到,證監會將持續推進監管轉型,建立健全新三板掛牌公司權益融資工具,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同時,按照全面實施注冊制的有關安排,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優化審核注冊機制,加快監管轉型,加大對優質初創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融資的服務力度,不斷完善新三板基礎層掛牌條件。
綜合施策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和投資
8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出臺措施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和投資,促進平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確定緩繳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舉措。
此前,證監會督導交易所債券市場各基礎設施全面梳理收費項目,并于6月底前指導滬深交易所、中國結算公司按照“應免盡免”的原則,發布免除民營企業債券交易結算費用的通知,預計年均減免金額達1.6億元。
公募REITs方面,近日首單民營企業REITs-東久新經濟工業園項目正式受理,首批三只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也已上市交易。截至7月底,共有14只基礎設施REITs產品上市,共募集資金541億元,總市值628億元,募集資金重點用于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民生等補短板領域,回收資金帶動投資的新項目總投資額超過2900億元,形成良好示范效應。
此外,中美跨境監管合作持續推進。中美雙方于近日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同時赴美上市渠道仍然保持暢通。Choice數據顯示,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現有280多家,總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已經有13家中資企業赴美上市。
記者獲悉,下一步,監管部門將抓緊推進完善境外上市監管制度的相關工作,推動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監管與行業監管形成合力;抓緊印發實施加快推進基礎設施REITs常態化發行的十條措施,促進盤活存量資產。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