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利持續釋放 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9-15





      優質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基礎力量,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我國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涵蓋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梯度培育服務體系逐步形成。目前,中小企業促進條例正在接連落地,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舉措也將加力。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我國中小企業的創新內生動力有望不斷增強。


      創新能力明顯提升


      我國已培育四批899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小巨人”企業共設立國家級、省級研發機構超一萬家,平均研發人員占比達28.7%,平均研發強度達8.9%,平均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5.7項,70余家小巨人企業近三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500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近2年承擔過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人均發明專利密度約為6.1%,單位營收的發明專利密度約為0.039%。


      日前發布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以創新謀發展,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優勢明顯。


      這背后離不開政策的大力護航。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日前在APEC中小企業創新與專業化(專精特新)國際合作研討會上表示,為了更好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2021年,我國出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30多項,特別是在引導中小企業聚焦主業、強化創新,促進中小企業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發展等方面實施了較為有效的措施。


      據了解,以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為目標,我國探索形成了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在增強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發布《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和《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等文件,進一步夯實政策支持體系;通過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進一步加大財政和金融對企業創新投入的支持力度;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帶動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支持中小企業開展綠色技術創新等。


      此外,在優化環境方面,我國連續三年開展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工作,引導地方從重視企業規模轉向重視創新和專業化發展,推動各地以評促建、以評促優。開展全國中小企業服務專項行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攜手行動、中小企業數字賦能專項行動等,通過多舉措匯聚和帶動各類優質服務資源,組織服務進企業、進園區、進集群,為中小企業送政策、送管理、送技術。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圍繞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更多政策紅利有望持續釋放。


      徐曉蘭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和幫扶力度,制定更多針對性惠企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建立健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分層培育、分類指導,引導創新資源向中小企業集聚,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融通發展,有效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引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構建數字化轉型服務體系,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園區、進企業,帶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介紹,將緊盯中小企業創新與專業化能力提升這一目標,進一步完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深化融通帶動,推動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開展“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推動高校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制定重點細分行業、領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線圖。推動中央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支持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


      地方上,接連出爐的中小企業促進條例也將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作為重要方向。


      近日,新版《河北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審議通過,將于2022年10月1日起實施。據悉,河北將圍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中的困難和需求,開展一攬子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創新性的服務活動。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推動大企業建設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以更大力度抓培育擴總量。建立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體系。


      《黑龍江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也強調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推動中小企業向綠色、低碳、高科技方向轉型升級,鼓勵中小企業參與循環農業、再制造產業等新業態及應用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碳排放交易等新模式,進行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


      此前,《貴州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修訂草案)》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此次修訂提出積極培育數字經濟中小企業。支持中小企業提升數字化水平,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升研發設計水平,改造生產制造方式,提高經營管理能力,推動傳統產業全方位、全鏈條數字化轉型。


      “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是創新創業的動力源。”據深圳市市長覃偉中介紹,深圳高度重視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接下來,深圳將聚焦“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積極推動中小企業專業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不斷完善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扎實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做精”“優上市”,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和獨角獸企業。


      不斷激發企業創新內生動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還要在推動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久久為功,持續激發中小企業創新內生動力。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中小企業研究院副院長孫文凱認為,由于中小企業機制靈活、創新動力強,對市場反映比較敏銳,在創新上被寄予厚望。“特別是專精特新這樣的創新能力比較強的企業,希望他們有顛覆性的技術創新。”


      “創新是中小企業發展動力之源,也是優質中小企業不可或缺的核心競爭力。”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副司長黃昳揚認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企業創新內生動力,推動中小企業理念、技術、組織、管理和模式創新,鼓勵針對細化市場和專門客戶群體,開發專項技術或生產工藝,形成比較優勢,打造“領域專家”,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競爭力。


      還要擁抱數字賦能,加快轉型升級。要緊跟數字技術發展趨勢,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技術賦能,推動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從客觀上講,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人員、技術、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中小企業在這方面的要素資源存在一定欠缺。”京東集團平臺部副總監吳恩琛表示,應讓行業龍頭企業在深入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過程中,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們要加強相關領域的政策實踐和經驗交流,提升中小企業創新服務能力,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暢通融資渠道,不斷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不斷激發出創新新高度。”黃昳揚說。(記者 班娟娟)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小企業景氣指數報告發布 促產業轉型成不變話題

      中小企業景氣指數報告發布 促產業轉型成不變話題

      9月23日,“面向工業4 0,促進中小微企業現代化發展的政策和制度”APEC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辦,當日還首次發布《中國中小企業景氣指數研究報告2017》。
      2017-09-24
    • 減負降成本 中小企業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減負降成本 中小企業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中央和各地方都在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業成本負擔,提高中小企業自身發展和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2017-12-14
    • 財政金融打出“組合拳”助力中小企業發展

      財政金融打出“組合拳”助力中小企業發展

        央行日前公告稱,正式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2018-10-28
    • 金融財稅組合拳齊發 中小企業再迎政策利好

      金融財稅組合拳齊發 中小企業再迎政策利好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從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完善財稅支持政策、提升創新發展能力等六方面提出共計23項...
      2019-04-0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