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水平開放鋪展恢宏畫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0-13





      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腳步漸近,上海“四葉草”將再次吸引世人目光。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彰顯出中國市場強大的吸引力,也詮釋著中國開放共享的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貿易強國建設向縱深推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不斷增強。


      從2012年到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總額由4.4萬億美元增至6.9萬億美元,增長超56%,全球排名由第二位升至第一位;


      吸引外資規模自2017年以來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二;


      2013年至2021年,我國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1281億美元,穩居世界前列;


      ……


      十年間,我國的開放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站在新的歷史階段,中國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努力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門越開越大 貿易投資規模連上臺階


      在上海,將于11月舉辦的第五屆進博會已經進入倒計時,不少展商正在積極布展。此前連續舉辦的四屆進博會,積極推動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累計意向成交額達2700多億美元。


      在海南,全球奢侈品巨頭路威酩軒(LVMH)集團宣布,將香水化妝品中國區旅游零售供應鏈中心落地海口,看好的就是自由貿易港的開放發展前景,以及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在北京,全國首家外商獨資保險資管公司、全國首個國際研究型醫院等一批標志性項目陸續落戶。在“兩區”(即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北京自貿試驗區)疊加優勢,以及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帶動下,北京走出了服務業擴大開放的新步伐。


      ……


      放眼神州大地,伴隨著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市場吸引力不斷提升,對外經貿合作連上臺階,開放事業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對外貿易總額躍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由2012年的4.4萬億美元升至5.3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2021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增至6.9萬億美元,繼續保持世界第一。


      ——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穩步增長。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由2012年的1133億美元升至2021年的1735億美元,年均增長4.8%,自2020年起穩居世界第二位。


      ——企業“走出去”邁出堅實步伐。境外中資企業從2012年末近2.2萬家增長到超過4.5萬家,境外投資存量從2012年末的0.5萬億美元增長到超過2.7萬億美元,促進了我國與東道國互利共贏。


      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云看來,十年來,中國開放發展成就斐然。“向開放要活力,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中國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歷史性突破。”


      基越筑越牢 開放型經濟建設高效推進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認為,這十年,是我國開放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十年,開放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而我國之所以能夠穩步發展并取得顯著成績,關鍵就在于緊緊把握好了開放的方向、節奏和道路。


      回顧十年來我國改革開放歷程,一張清單的出臺、推廣并不斷縮短,成為生動的寫照。


      2013年第一張自貿試驗區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出爐,2016年在全國實施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被看作是我國開放制度的重要變革。


      從這張清單開始,我國外資管理體制從正面清單管理向負面清單管理轉變,將實行了30多年的全鏈條審批制度改為有限范圍內的審批和告知性備案的管理制度,并轉為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制。


      到今天,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已經連續5年縮短,清單上的每一個“減法”,都意味著一個更加開放的領域。


      以汽車產業為例,在2018年版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中明確汽車行業取消外資限制的“時間表”,為外資企業吃下了“定心丸”。


      2019年初,特斯拉超級工廠在上海開工,短短一年內完成了建廠、生產、交付。至2022年8月,第100萬輛整車下線,跑出了罕見的“中國速度”。


      外資引進來,還要留得住。我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開放促進自身加快制度建設、法規建設,完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


      2013年以來,我國先后部署建設了21個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大開放制度的先行先試力度。


      2020年,實施新版外商投資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國家在“投資促進”、“投資保護”和“投資管理”三個層面的基礎性制度保障,開啟新的外商投資管理體制。


      2021年,在海南推出第一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實現了對服務貿易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


      ……


      波士頓咨詢公司中國區執行合伙人吳淳用中國速度、中國執行力和開放新格局三個關鍵詞評價中國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行動。


      “在日益復雜的地緣政治和國際環境中,中國選擇擁抱世界。”吳淳認為,中國經濟重心轉向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營商環境更加與國際接軌。


      中國的成績也獲得了世界認可。從2013年至今,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第96位躍升至最新的第31位。


      對于十年來的開放型經濟制度建設歷程,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張菲深有感觸。她對記者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把握高水平開放的歷史主動,以一項項突破性的開放部署,實現由商品要素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構建起“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全面開放格局,以實際行動譜寫著開放型經濟建設的新篇章。


      “這是扎實推進開放發展的十年。”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就經濟和生態文明領域建設與改革情況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用“廣度和深度得到了全面拓展”來概括十年來我國對外開放的成績。


      路越走越寬 開放成果惠及世界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連接柬埔寨首都金邊和西哈努克港的金港高速公路,10月1日通車試運營。這是柬埔寨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也是中柬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標志著柬埔寨從此進入高速公路時代。


      從起步到壯大,從“大寫意”到“工筆畫”,“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九年來,我國已與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合作文件,共商共建共享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


      十年間,中國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對外簽署的自貿協定由10個增長到19個,增長近1倍;和自貿伙伴的貿易額占中國全部貿易額的比重由17%增長到2021年的35%。


      今年初,《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意味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的自貿區正式落地。


      顧學明指出,十年間,我國對全球開放發展的貢獻實現由量的累積到質的巨變,不僅貢獻了全球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四分之一的增量和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約六分之一的增量,也分享了巨大市場紅利,更在國際經濟治理體系中發出了更多中國聲音、貢獻了更多中國方案。


      不斷擴大開放,為中國發展增添了活力,也激活了世界經濟的一池春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21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超過七國集團(G7)國家貢獻率的總和。


      “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韓文秀說。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踐行開放承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中國還在持續推進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繼續高質量實施RCEP協定,維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積極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構建更加互惠互利的雙邊和區域經貿關系;加快推動出臺自貿實驗區版和全國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提升自主開放水平……一系列舉措安排釋放出我國堅定開放的信號。


      在高凌云看來,中國堅持開放發展,是洞悉歷史規律、順應歷史大勢、把握歷史主動的必然選擇,為世界共同發展注入強勁信心和不竭動力。(記者 王文博)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將加速形成

      地方版擴大開放新政迎來密集發布期。近日,湖北、江蘇、福建等地出臺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新政,包括支持外資企業進入醫療養老等服務業、申請服務業發展基金,支持外資企業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
      2017-04-24
    • 中國開放型經濟呈現六個“新”

      中國開放型經濟呈現六個“新”

      2016年5月,商務部會同發展改革委全面啟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工作。一年來,12個試點城市和區域充分結合各自特點,創新改革舉措,積極落實試點方案,取得了積極成效。
      2017-05-26
    • 一線城市發力服務業擴大開放 金融等領域成培育重點

      一線城市發力服務業擴大開放 金融等領域成培育重點

      記者日前獲悉,作為全國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北京市已完成試點任務的80%,未來還將采取相關措施加快培育金融、文化創意、科技等現代服務業,增強服務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2017-07-07
    • 12領域外資開放路線圖將出 或先在自貿區探索

      12領域外資開放路線圖將出 或先在自貿區探索

      記者獲悉,繼上月國務院發布吸收外資文件后,目前已有50多個部門和20多個省市出臺了落實計劃,與此同時,商務部等有關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協調推進,包括減少新能源車制造領域外資限制等政策即將發布落地。
      2017-09-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