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金融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分論壇于11月5日召開。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在論壇上表示,將繼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商務部部長助理李飛稱,將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提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安全水平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動能”。
央行: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
“近年來,保護主義、地緣政治沖突和新冠疫情等持續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擾亂全球經濟秩序,拖累經濟增長,加劇通脹壓力。”宣昌能表示,人民銀行高度重視,堅決貫徹落實關于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決策部署,采取多方面措施,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具體而言,宣昌能介紹,一是持續推進完善供應鏈金融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供應鏈票據貼現,加強供應鏈票據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和便利性。
二是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強化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行業支持。
三是常態化開展多層次融資對接,提高融資效率。指導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各金融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融資對接活動,發揮好行業主管部門的信息優勢,通過線下主動走訪、行業主管部門推送等暢通銀企對接的渠道。
四是發揮好匯率自動穩定器功能,提升企業應對匯率風險能力。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預期總體平穩,發揮了宏觀經濟穩定器的功能。人民銀行和外匯局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堅持風險中性理念,加強預期管理,提升避險能力。
五是穩步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平,加強對跨境產業鏈供應鏈支持保障。
“后續人民銀行將繼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繼續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提升對重點領域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水平,持續完善人民幣跨境使用相關制度和基礎設施,夯實人民幣在實體經濟領域使用的基礎。”宣昌能說。
商務部: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今年1-9月,面對超預期因素影響,中國貨物進出口增長9.9%,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5.6%,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增長8.5%,持續為全球經濟復蘇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貢獻‘中國力量’。”李飛說。
李飛表示,商務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繼續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產業分工合作。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提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安全水平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動能”。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是暢通產業鏈供應鏈的活水。近年來,商務部與人民銀行等金融主管部門,不斷加強協作聯動,與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創新推出一系列金融支持舉措,支持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國內外協同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李飛說,下一步,商務部將不斷深化與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合作,聚焦當前影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突出難題,聚焦鏈條企業實際困難和迫切訴求,聚焦產業鏈供應鏈智能化綠色化升級發展趨勢,不斷完善政策環境,優化豐富金融供給,讓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活起來、轉起來,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共同構筑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當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相互交織,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較大沖擊。暢通經濟循環,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符合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李飛說。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