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實制造業發展根基 補鏈強鏈為產業筑基賦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1-15





    1.png

      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對制造業發展至關重要。面對日趨復雜的供應鏈環境變化,各地要精準施策“補鏈”“強鏈”,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優化產業鏈布局,為制造業恢復注入信心。


      做好補鏈強鏈文章


      日前,2022廬山全球商界領袖大會在江西廬山舉辦,會上共簽約項目78個,簽約金額達1105.4億元,涵蓋數字經濟、新能源、文化旅游等重點產業和新興產業。類似這樣的產業鏈精準招商對接活動,今年前三季度江西共舉辦1650場,簽約產業鏈項目2284個,引進資金18129.7億元。


      “江西堅持項目帶動,招大引強做好‘建鏈’文章。”江西省工信廳副廳長謝志鋒介紹,按照“高大上、鏈群配”思路,江西編制重點產業鏈招商指南,積極開展填空式、補位式、鏈條式精準招商,有效提升了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如南昌高新區瞄準電子信息產業鏈的缺失環節,有針對性地“補鏈點”,推動產業聚優成勢。


      目前,江西探索形成產業鏈鏈長牽總、產業聯盟盟長搭臺、金融服務團團長服務、高校校長支撐、企業鏈主帶動的“四長一主”工作協調聯動機制。江西省工信廳經濟運行處處長付筠介紹,江西突出對癥下藥、一企一策,通過產業鏈問題收集辦理、企業特派員等幫扶機制,為產業鏈企業集中解決困難問題。


      江蘇鹽城制定了《重點產業鏈培育行動計劃》,聚力打造5條地標性產業鏈,著力發展8條優勢產業鏈,培育突破10條潛力產業鏈。截至8月底,23條重點產業鏈規上企業實現開票銷售3304.2億元,增長32.1%。江蘇省工信廳數據顯示,目前,江蘇已培育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規模超萬億元行業達5個,新型電力裝備、工程機械、物聯網等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入選“國家隊”,數量居全國首位,晶硅光伏、風電裝備、品牌服裝等7條產業鏈邁入國際中高端水平。


      江蘇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張華表示,江蘇堅持以創新為引領,推動產業鏈價值鏈向高端攀升,同時利用新技術促進產業鏈向新場景、新賽道延伸,體現出“高”“新”的發展特點。“下一步,江蘇還要繼續發揮實體經濟強的產業優勢,在產業鏈的韌性上下功夫,加大數字技術和綠色技術的全產業鏈滲透,提升政府引導全社會的‘串鏈’能力,實現產業鏈的多鏈聯動融合發展。”張華說。


      近日,重慶兩江新區出臺《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龍頭引領行動計劃》,提出要實施整車龍頭引領、供應鏈體系升級、創新策源提能、應用體驗提升、價值鏈延展、產業生態培育六大行動,覆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條。“隨著該計劃的實施,兩江新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創新體系、產業生態都將得到進一步夯實。”重慶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潔介紹,按照計劃,到2025年兩江新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整車產業規模將突破2400億元。


      聚焦重點產業培育


      走進位于江蘇南通如東縣的江蘇海力風電設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風電裝備生產車間,到處是忙碌景象。機械臂在流水線上翻轉滾動,一臺臺海上風機塔筒和海上風機單樁基礎設備整裝待發。海力風電副總經理于鴻鎰表示,如東已集聚風電上下游企業近80家,還建有國內唯一“海上風電母港”,能夠提供倉儲、運輸、安裝等風電產業全流程配套服務。在當地產業鏈政策支持下,如今企業年產值已超過50億元。


      “如東風電從零起步,風電裝備產業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為補齊壯大產業鏈,我們以產業龍頭統籌推進企業培育、項目建設、特色基地建設,實行重點產業鏈掛鉤培育推進機制,成立產業強鏈專班,根據項目定產業,依據產業招引項目,循環促進。”如東縣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風電全產業體系相關銷售額有望突破400億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池宇表示,“十四五”期間,江蘇將圍繞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31產業鏈實施壯企強企工程,加快構建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激發涌現一批協同配套能力突出的“專精特新”企業,推動形成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集聚高地,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壓不垮”的產業“航空母艦”。


      連日來,在重慶兩江新區龍興新城,贛鋒新型鋰電池科技產業園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按照規劃,這里將建設成為國內最大的固態電池生產基地。”江西贛鋒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項目現場負責人彭林告訴記者。據介紹,該項目的建設將極大完善兩江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動力電池板塊布局,推動兩江新區汽車產業朝著電動化、高端化邁進。


      今年以來,重慶兩江新區堅持汽車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以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為重點,相繼引入了阿爾特兩江國際汽車研發基地、贛鋒新型鋰電池科技產業園、亞歐新能源等一批汽車產業領域具有標志性的項目,加快推動汽車產業補鏈、強鏈、延鏈,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顯著提升。前三季度,兩江新區汽車產業產值增長21.7%,生產整車69.7萬臺、增長18.2%。其中,新能源整車產量13.55萬臺、增長313%。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萬鑫銘認為,目前重慶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集群迎來了重要機遇期。


      與此同時,近年來兩江新區以實施“鏈長制”為抓手,圍繞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智能終端三大產業集群開展招商工作,電子信息產業構建起“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智能終端”的發展態勢,“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加速形成。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兩江新區直管區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1608億元。


      以芯片領域為例,兩江新區一方面引入超硅光電、萬國半導體、奧特斯等企業,重點布局IC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產業鏈關鍵環節,不斷補齊產業鏈短板;另一方面積極推進集成電路設計與材料領域技術研發應用,提升產品附加值。


      建設公共服務平臺


      近年來,江西加快推進產業鏈科技創新聯合體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如圍繞產業鏈發展共性需求,布局建設一批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支撐力度大的公共服務平臺,截至2021年年底,江西全省建成綜合平臺83個、民航適航審定中心等專業平臺1577個。“依托創新平臺,公司積極研發新技術新產品,目前以動力電池系統為核心,上游延伸到礦產原材料、電芯正負極材料等關鍵環節,下游延伸至儲能、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產業,在穩鏈補鏈強鏈上走出一條自主可控之路。”南昌欣旺達新能源有限公司政府事務部主任張秀玲說。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重慶兩江新區以兩江協同創新區為載體,推動汽車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產業創新聯合體,圍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攻關,加速成果轉化應用。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裝備輕量化團隊負責人趙巖告訴記者,團隊開發的高精度斷裂卡片及自動化卡片生成軟件,使仿真碰撞試驗分析精度提升了20%,卡片開發效率提升了75%,有效降低了整車碰撞試驗成本。目前,該軟件已在長安、吉利、長城等車企中得到應用。


      李潔說,當前,重慶兩江新區正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速培育形成以汽車、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為主導的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記者 賴永峰 劉興 吳陸牧 蔣波)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摸索出多種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

      中國摸索出多種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

      中國財政部20日對外公布消息說,去年中央財政專項安排12億元人民幣,支持安徽、重慶等12個省(直轄市)開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工作。各地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摸索出多種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這些模式包括
      2017-03-21
    • 傳統產業升級獲系列政策扶持 發改委重點支持10大工程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安排,今年要持續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重點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基礎能力提升、綠色制造推廣、高端裝備發展等10大工程。
      2017-04-21
    • 風景更美 “錢景”更好

      春季造林時節,走進山東省沂南縣,山鄉大地,不時見到一輛輛滿載樹苗的運輸車,城市高架橋下、道路兩旁,工程隊忙著植樹綠化。林業生態建設正深刻地改變著這個沂蒙山區貧困縣的面貌,城鄉環境美起來,農民腰包鼓起來。
      2017-04-23
    • 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重要力量

      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超過1 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 3%。其中,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增加值同比增長都在一成以上。
      2017-05-0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