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1-23





    做中國式現代化開路先鋒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這是統籌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的戰略升級,為今后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技術水平長足進步,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運輸體系不斷完善,逐步實現從“有沒有”到“夠不夠”再到“好不好”的跨越。面對世情國情的不斷變化,黨中央著眼全局、面向未來作出了建設交通強國的重大戰略決策。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交通強國,到先后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再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一系列重大決策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擘畫了宏偉藍圖,將進一步發揮交通運輸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現代化建設中的先行引領作用,為繼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強大力量。


      持續優化調整運輸結構


      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交通運輸行業近些年發展迅猛,但離交通強國還有不小差距。交通運輸行業要進一步推進改革,在交通設施數量合理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交通質量的有效提升,提高行業的現代化水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


      “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是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一項重點工作。”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敬華說。


      相較于公路運輸,鐵路和水運運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等優勢明顯。交通部門一方面以多式聯運提速為抓手,強化運輸銜接。積極完善多式聯運骨干通道,加快貨運樞紐布局建設,健全樞紐集疏運體系,創新運輸組織模式,探索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發展,加快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人。


      另一方面加強能力建設。以鐵路運能提升和水運系統升級為重點,加快補齊短板。突出鐵路在大宗貨物運輸中的主導地位,大力推動江海直達、江海聯運發展;以公路貨運治理和城市綠色配送行動為載體,推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發展,積極發展集中配送等先進模式,構建全鏈條運輸綠色新模式。


      經過幾年努力,我國運輸結構持續優化,鐵路貨運量占全社會貨運量的比重由2017年的7.8%提高至2021年的9.2%;水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長23.4%;沿海港口大宗貨物公路集疏運量比2017年減少超過4億噸,環渤海、長三角地區等17個主要港口煤炭集港全部改為鐵路和水運;2021年港口完成集裝箱鐵水聯運量754萬標箱,比2017年翻了一番。


      “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以發展多式聯運為突破口,加快提升基礎設施聯通水平,促進運輸組織模式創新,推進運輸服務規則銜接,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不斷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韓敬華說。


      除了優化調整結構,交通運輸行業還需要在技術水平、標準體系、服務能力方面全面提升。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舒馳表示,要圍繞服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加快推動交通運輸創新驅動發展。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和交通裝備技術升級,深入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網、運輸服務網、能源網、信息網融合發展。推進交通運輸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著力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加快推動智慧交通發展。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加強交通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著力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


      交通運輸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站在更高的歷史起點上,如何更好促進交通運輸行業強筋健骨?


      目前,我國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總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空間格局基本形成,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成就,航空航海通達全球,郵政快遞通村暢鄉。客貨運輸周轉量均居世界前列,網約車、共享單車、網絡貨運、智慧物流等交通運輸新業態蓬勃發展。這些成就有效推動了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對外開放,形成了內外聯動的良好局面。


      交通投資保持高位有效拉動內需。“今年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3%,維持了高位運行。”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侯振興表示,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疫情影響,交通部門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啟動首批15個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建設,推動川藏鐵路、京滬高速改擴建、平陸運河、長沙黃花機場(三期)等一批重大工程開工建設。以穩增長為重點,積極拓展投資新空間。


      交通保通保暢有效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交通運輸部門積極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加快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保持交通運輸網絡總體暢通,保障糧食、能源、化肥等重點物資運輸。深化交通運輸國際交流合作,著力構建互聯互通、面向全球的交通網絡,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促進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前三季度中歐班列開行超過1.1萬列,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累計發送超過50萬標箱。


      侯振興表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門將抓好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強化創新驅動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等工作,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10月11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執行今年第四季度列車運行圖。在這次調圖中,公益性慢火車的對數不但沒有減少,還提高了列車的開行質量,部分列車調整為空調列車,部分車站進行了提質改造。


      人民滿意的交通是交通強國建設的出發點和著力點。根據《交通強國建設綱要》部署,到本世紀中葉,要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全面服務和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務。其中,人民滿意被列在了第一位。


      舒馳表示,未來5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也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關鍵5年。要牢牢把握服務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有效服務暢通經濟循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農村地區是交通投資和建設的短板,也是發展的潛力所在。近年來,交通運輸部門高度重視農村物流發展,會同有關部門圍繞創新農村物流組織模式、整合物流資源、補齊設施短板、完善標準體系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基本實現了“縣縣有站,鄉鄉設所,村村通郵”,推動了農村物流與農產品生產加工、商貿流通等供應鏈上下游的跨業融通,有效服務支撐了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前三季度新改建農村公路13萬公里左右。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交郵聯運覆蓋2185個鄉鎮1.5萬個村。”侯振興介紹。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時期,要繼續堅持加大對農村交通的投入力度,持續深入推進交郵融合、資源整合,以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培育為抓手,指導各地補齊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短板,完善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創新農村物流服務模式,提升運營組織效率和服務品質,全力保障農資產品運輸順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此外,交通強國建設還要著眼提升人民生活品質。舒馳表示,要圍繞加快形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讓出行服務更加便捷舒適、經濟高效,加快建設現代交通物流體系,促進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記者 齊慧 崔浩)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交通運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顯現

      交通運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顯現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交通強國。11月23日,交通運輸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表示,圍繞著力深化交通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年計劃的64項重點任務進展良好,多式聯運發展取得初步成效,為建設交通強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7-11-24
    • 改革開放40年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成績斐然

      改革開放40年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成績斐然

      從“用雙腳丈量”到乘坐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從“黃金向海里扔”到港口智能化,從坐飛機想都不敢想到務工者春運乘機回家過年……改革開放40年來,居民出行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交通運輸業發展成績斐然,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速...
      2018-08-10
    • 中國加快構建高效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中國加快構建高效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力爭通過3年的時間,推進綜合交通網絡效率得到明顯提升,逐步建立與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交通物流服務體系,使物流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顯著增強。
      2019-03-29
    • 人暢其行、貨暢其流——共和國交通運輸業發展成就巡禮

      人暢其行、貨暢其流——共和國交通運輸業發展成就巡禮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堅持交通運輸先行理念,交通運輸領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人暢其行、貨暢其流,為國民經濟發展發揮了先行官作用。
      2019-09-1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