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資“用腳投票” “中國引力”強勁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2-01





      中國商務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898.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4.4%。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1.7%。對此,專家分析認為,中國吸收外資穩定增長的勢頭沒有改變,穩外資綜合舉措成效持續顯現。


      外媒認為,在全球跨國投資低迷的背景下,外資“用腳投票”,證明中國仍是一片充滿吸引力的發展熱土。


      外資投下“信任票”


      中國貿促會近期發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顯示,外資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全球諸多主要投資機構紛紛對中國投下“信任票”,近八成外資企業維持了現有生產業務規模,吸引外資持續增長,超5%外資企業表示已在華增資。


      德國資產管理公司安聯投資的首席執行官托比亞斯·普羅斯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正是對中國進行長期投資的大好時機。


      普羅斯說,中國是歐洲的重要伙伴。許多歐洲公司和個人正在中國投資,許多歐洲汽車和奢侈品正在進口到中國內地。“我們對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看法沒有改變。我們預計,在技術開發、綠色能源轉型和糧食安全等領域,中國將繼續增強能力。”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引述中國商務部數據稱,今年前8個月,德國對華投資增速高達30%。同時,根據中國官方數據,今年前7個月,來自美國的投資增長約36%。


      德國《新德意志報》報道稱,今年7至9月,德國車企梅賽德斯—奔馳在華銷量增加近40%。相關調查顯示,德國制造業中幾乎每兩家公司就有一家表示依賴于來自中國的訂單。中國不僅是銷售市場和供應商,還是重要投資地。已有約2300家大大小小的德企在華設立生產、服務和銷售機構。德國經濟研究機構稱:“如果與中國發生經濟沖突,一些德國公司甚至會面臨破產。”


      看好中國的不只是歐洲企業。澳大利亞新聞網發現,盡管存在政治因素以及疫情挑戰等影響,澳大利亞各地的小企業仍選擇轉向中國市場以維持生存。澳大利亞亞聯商業中心發布的一份有關澳中小企業在華發展的報告顯示,現在仍有機會打入中國這個龐大市場。一些澳企負責人認為,尤其對那些創新型企業來說,中國市場存在機遇,這些企業應將目光轉向澳大利亞之外。


      《澳大利亞人報》近日刊發新西蘭前總理約翰·基的文章稱,他看好中國,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地方。盡管近年來某些西方國家將中國視為威脅,但中國仍然是新西蘭企業的巨大市場,可以讓新西蘭成為更強大的經濟體和更富裕的國家。


      中國市場穩定性高


      在全球疫情反復、跨國投資疲軟的背景下,中國市場為何始終能對外資保持較強吸引力?


      《華爾街日報》近期報道稱,疫情以來,中國實際使用外資保持較高增長,主要歸因于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經濟持續恢復、政府推出穩外資舉措等。


      今年,中國實施新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放寬外資市場準入;開展外商投資法執法檢查,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實施《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等領域和中西部地區;成功舉辦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消博會,為世界各國搭建開放合作的國際平臺……


      西班牙《經濟學家報》刊文稱,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營商環境最具活力和創新力的國家之一。一方面,中國擁有引領全球創新的大型科技企業,能夠比肩美國最重要的科技企業。另一方面,中國擁有有利于許多新技術企業發展的環境。根據斯塔蒂斯塔調查公司的數據,2021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的數量為301家,僅次于美國。


      澳大利亞新聞網引述亞洲商業首席執行官霍華德的觀點稱,中國是世界最大和最具活力的消費市場,在物流和電子商務創新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并會加速發展。到2030年,中國預計將有約4億中等偏上以及高收入家庭尋求獲得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一些企業將從中國獲益。“如果企業不去關注、開發這塊市場,那可能真的錯失機會。”


      斯里蘭卡《每日新聞》網站引述斯里蘭卡駐華大使帕利塔·科霍納的話稱,該國的農業、海洋、工業和許多其他新領域的新產品盼望有新的渠道進入中國市場。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需求很大。斯里蘭卡可以也應該比現在更有效地進入這個市場,以獲取更多經濟利益。


      “退出中國將令我們失去機會。”西門子、巴斯夫、博世等8家德國大型跨國企業首席執行官近日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聯合撰文稱,“我們堅信中國會保持基本的增長動力。”德國《商報》認為,與其他成長型市場相比,中國市場具有高度可預測性和穩定性。


      看好中國經濟韌性


      吸收外資,是觀察一國開放水平的窗口,也是反映一國經濟活力的“晴雨表”。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近日發布的《世界開放報告2022》顯示,2012至2020年,中國開放指數提高了5.6%,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過去10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表示,中國在改善營商環境、鼓勵外商投資力度等方面采取的具體舉措,讓國際社會看到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同時,中國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有助于中國經濟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可持續的增長。


      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中國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同時,中國近年來成功舉辦進博會、服貿會等一系列重要國際展會,為各國共享機遇、擴大合作提供了平臺。“很多發展中國家企業借助這些平臺開拓了中國市場,分享到中國經濟發展紅利,各國民眾也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引述中國發改委官員的話稱,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吸引外資也面臨新的形勢。接下來,中國將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的范圍,加大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對外商投資的支持力度。此外,中國還將加大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對外商投資的支持力度。


      德國漢高集團副總裁榮杰表示,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將為在華外企提供更多機遇,“我們看好中國經濟的韌性和發展前景”。(記者 嚴瑜)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跨國企業海外資產存量持續上升

      記者23日從商務部獲悉,日前商務部發布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發展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伴隨我國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我國跨國企業海外資產存量和國際化水平均明顯提升。
      2017-03-24
    • 中國高端制造引得外資“攀高枝”

      中國高端制造引得外資“攀高枝”

      專家表示,中國不斷擴大的高端制造的需求給歐美企業帶來更多機會,而中國不斷改善的投資環境、不斷加大的開放大門,也會為未來外資來華經營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2017-05-30
    • 多省鼓勵外資參與PPP項目 外資管理體制改革加速推進

      多省鼓勵外資參與PPP項目 外資管理體制改革加速推進

      記者日前采訪獲悉,在華外資結構調整仍在持續深化,“有進有出”成為新常態。與此同時,商務部等部門正加速推進我國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將大幅減少外資準入限制性措施
      2017-06-12
    • 上半年我國吸收外資規模基本穩定 結構不斷優化

      1—6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5053家,同比增長12 3%;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415 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0 1%。6月當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894家,同比增長14 3%;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04 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 3%。
      2017-07-1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