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想辦法升級”——穩預期強信心·中國經濟一線觀察(上)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2-30





      歲末年初之際,經濟參考報記者分赴北京、浙江、湖南、江西、遼寧等九個省市,深入企業、園區、港口等經濟運行一線,訪談基層干部、企業家、經濟學家等逾百人。調研中,“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想辦法升級”成為不少企業的內心寫照。保住現金流、穩住供應鏈、開拓新空間,不少企業攻堅克難、搶抓機遇,無論是困境中求索,還是機遇中成長,都在這個冬天積蓄著茁壯成長的力量。


      保住現金流——“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


      12月的一天晚上,記者見到湖南長沙一家裝備制造企業的董事長時,他剛剛出差回來。年關將至,作為公司董事長的他“披掛上陣”,走訪重點客戶,催收重點賬款。


      一方面營收增速比年初預期下降了一半,另一方面應收賬款大幅增加,現金流吃緊導致這家企業投資進度放緩。“一個新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今年已投入1個億,后續只能放緩。”


      不過,盡管經營遇到困難、增速下滑,這家企業全年營收預計依然增長20%左右,這得益于公司突破了幾項本行業的“卡脖子”技術,推出了幾項重大新產品。


      “今年以來的各種穩增長的政策效果還是不錯的,特別是減稅降費,對中小微企業的特別減負、對大型企業的政策賦能,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這位董事長對記者說。


      吉林省一家松子加工企業今年應收賬款占到銷售額的一半以上,企業壓力很大。最近公司負責人在向南方一家農產品加工公司討要幾百萬元欠款時發現,這家南方公司也在向其他企業討要大批貨款,“我向他要賬,他向別人要賬”。


      類似情況在浙江、天津、遼寧等地也有出現。企業反映,今年客戶方投資放緩、延期較為普遍,“部分客戶甚至半途取消訂單或無限期延期提貨”。還有企業表示,創新研發投資大,回報周期長,在當前資金鏈緊繃、市場收縮的背景下,“誰也不能光燒錢而沒有足夠產出”,因此保證現金流成為更多企業的現實選擇。


      “企業沒有利潤空間的話,創新是假話。”浙江佳貝思綠色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聞人紅雁說。“現在,能活下去的企業就會受到尊敬。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調研中,一名從事環保設備研發生產的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


      采訪中,多位專家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提振發展信心的信號,強調注重圍繞市場主體需求施策,完善政策實施方式,增強時效性和精準性。預計下一步加大扶持市場主體力度的舉措有望出臺。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等專家建議,建立“中小微企業穩定基金”和“出口企業穩定基金”,繼續通過減稅、現金補貼、房貸補貼等,保護市場主體,夯實民生底線。


      穩住供應鏈——“以龍頭企業帶動引聚產業鏈資源”


      記者在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廠區看到,去年新建的高架倉庫堆滿了原材料。由于進口原材料供應不暢甚至出現斷供,而國內原材料又無法替代,企業只好采取“高庫存”策略來應對供應鏈風險。該公司副總裁陳紹碧說,他們剛盤點了庫存,相比前兩年增長了50%以上,金額達到6億多元。


      “今年明顯感覺到國外客戶訂單、供應鏈發生調整,對我們未來出口產生挑戰。”陳紹碧說。


      不穩定的供應鏈仍是企業經營的重要風險。湖南衡陽華菱鋼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鄭生斌說,當前一大挑戰是大宗原材料如何保供、如何有序組織生產。以無縫鋼管為例,生產周期少則45天,多則三個月甚至一年,在此期間大宗原材料價格如果發生較大變化,中標的合同就可能由盈利變為虧損。


      采訪中,不少企業反映,產業鏈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已成為企業擴大投資的阻礙。“一旦供應鏈產生轉移,要轉回來需要一個很長的周期。”這也是南方多地企業家和干部的普遍感受。


      以龍頭企業帶動引聚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成為多地穩鏈的選擇。余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余姚聚焦新材料、光電信息、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等四大產業鏈,深入實施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大力引進頭部企業和高精尖、基地型項目,依托龍頭企業的要素資源引聚效應,逐步向上下游延伸,不斷壯大和完善產業鏈。


      江西省也在著力打造產業鏈鏈長制升級版,進一步提升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該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探索建立產業鏈鏈主企業遴選培育機制,加快構建上中下游企業密切協同的新型合作關系,保障服務好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龍頭企業和關鍵節點企業。


      浙江省平湖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工程師屠東君以及多名受訪企業家建議,各地一方面要為“鏈主”企業的本地采購提供扶持和補貼,并依靠打造更優質的營商環境、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去留住龍頭企業;另一方面可以市縣為單位進行產業鏈補鏈試點,通過適當突破土地政策、對鏈上重點企業專項幫扶等手段,快速整合因外遷打散的生產要素,打造新的生產鏈條。


      挖潛新空間——“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想辦法升級”


      總部位于長沙的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消費電子領域的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年底歐美市場的“黑五”等消費季期間,公司100多人的運營團隊加班加點進行市場調研、廣告投放和產品備貨,力爭較好的銷售數據。


      “企業在堅定投入研發的同時,會更加審慎地拓展新品類、新業務。”安克創新政府事務總監吳凌霄說,如果說前幾年是“花團錦簇”,2022年則是集中精力做優勢產品,包括3D打印、大功率戶外儲能、智能會議系統、家用洗地機等新產品。得益于此,安克創新今年仍然保持正增長,經受住了考驗。


      江西省九江諾貝爾陶瓷有限公司根據市場需求主動調整結構,從高端產品轉向大眾化產品。作為陶瓷行業的頭部企業,公司連續兩年在300元每平方米的建陶產品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該公司副總經理鄒秀成說:“作為傳統高耗能行業企業,為了贏得生存機遇,近年來公司還著力打造綠色低碳工廠,目前已建設4條智慧節能生產線,相比一期能耗可減少16%,降低標煤約4萬噸,減少碳排放約11萬噸。”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想辦法升級。”寧波長城精工實業有限公司總裁吳水龍道出了不少企業的心聲。他告訴記者,現在是“兩條腿走路”。在提質增效方面,加大自動化升級改造的投入,公司一直非常堅定研發裝備自動化,以此沖抵其他方面的成本上升,通過自動化升級,可以做到降本8至10個點。在品牌運營方面,提高品牌的附加值,市場推廣也從寬度轉向深度。“一抓一放”——抓核心市場核心客戶,圍繞大客戶組建專門團隊,把薄弱的、產銷不好的市場先放一放。


      自動化轉型、數字化改造成為不少企業的選擇。浙江寧波志倫電子有限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營數字通信、光纖網絡連接器。記者在企業走訪時看到,一個車間里有62臺注塑機,設備的運行數據、故障信息能夠實時自動發送到管理人員的手機上。“我們正好是5G新基建的配套,行業高速發展。自動化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徐先鋒說。


      “從國內條件來看,我國規模優勢顯著、實體經濟基礎深厚,為數實融合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重大機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研究員馬曉白認為,最重要的是充分發揮市場作用,讓新技術、新業態在市場環境中公平、充分地競爭,提供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


      日前,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課題組對1000多家國內企業的調查問卷顯示,約八成企業認為2022年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臺的幫扶政策在企業脫困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超六成企業認為下半年經營情況不同程度好轉,表示對復蘇發展有信心。問卷還顯示,企業在通過創新與市場開拓積極自救,與此同時,也希望對受沖擊較大的企業實施更多政策措施,確保供應鏈穩定,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更大力度放開市場準入,惠企政策進一步落實到位。(記者 孫韶華 李凌婭 白田田 屈凌燕 余賢紅 汪偉 孫飛 王井懷)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穩定預期釋放活力 減負讓企業輕裝上陣

      穩定預期釋放活力 減負讓企業輕裝上陣

      近期,中國政府接連釋放減輕企業負擔的利好消息。對此,專家指出,今年減稅降費力度空前,接下來更大規模的減稅和更為明顯的降費還會推出并實施。
      2018-11-28
    • 穩預期,勇毅奮進信心足

      穩預期,勇毅奮進信心足

      政策“春雨”滋潤下,億萬市場主體的“春苗”正在蓄勢生長——近日,18項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和43項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政策出臺,這必將漾起中國經濟新的澎湃活力。
      2022-03-05
    • 助企紓困促增長 政策合力穩預期

      助企紓困促增長 政策合力穩預期

      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緩繳社保費、減免房租和水電氣費、加碼信貸支持……對于一些因疫情等因素影響經營壓力較大的企業,有關部門加大紓困幫扶力度,各地落實落細相關舉措。
      2022-07-0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