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復蘇增強跨國公司信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2-20





      對于跨國公司來說,2022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俄烏沖突和新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巨大沖擊,高通脹和市場需求轉弱給企業業績蒙上一層陰影。隨著防疫政策不斷優化調整,中國經濟正在加快復蘇中展現韌性與活力,為跨國公司在2023年帶來了更強支撐和更穩預期。


      超大市場穩定發展預期


      2022年,疫情給中國消費市場帶來不小的沖擊,但影響是暫時的。在全球經濟面臨巨大衰退風險之際,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持續釋放市場潛力,將有力穩定在華跨國公司的業績預期。


      星巴克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疫情對其2022年在中國市場的經營業績有很大影響,但隨著2023年1月消費的復蘇,星巴克中國同店銷售額環比大幅攀升。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靜瑛在業績電話會上說:“今年1月,星巴克的復蘇勢頭令人鼓舞,每周客流量環比改善勢頭強勁,春節假期也迎來高客流量。這一趨勢覆蓋了所有城市、營業時段和門店。”


      星巴克臨時首席執行官霍華德·舒爾茨認為,中國市場巨大的消費需求正在等待釋放,這將有助于星巴克中國業務在2023財年下半年復蘇。


      很多分析機構和跨國公司表達了由中國消費市場強勁復蘇預期帶來的樂觀情緒。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花旗銀行分析師預測說,中國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增長11%。羅蘭貝格咨詢公司全球董事總經理戴璞說:“疫情防控措施調整優化后,服務業、食品、餐飲和零售、旅游、娛樂等行業反彈空間巨大,中國消費市場具有很大的潛力。”雅詩蘭黛、寶潔、歐舒丹、愛茉莉太平洋等外資化妝品巨頭的2022年財報顯示,受疫情影響,其中國市場業績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不過,幾家企業紛紛表達了繼續在華投資的堅定決心。愛茉莉太平洋中國對外事務總經理于劍表示:“2023年我們計劃引入新品牌到中國,希望借助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加速發展。”


      國際投資界也將中國經濟復蘇和消費市場反彈視為制定投資策略的重要影響因素。


      朗杜爾新世界基金經理勞拉·格里茨認為,彪馬等國際品牌將受益于中國消費者支出增加和健身熱潮。格里茨說:“中國市場的增長速度比世界其他地方快得多,中國業務的利潤率往往非常高,因此彪馬仍有增長空間。”


      高效供應鏈吸引全球資本


      蘋果公司2023財年第一財季報告顯示,財季凈營收為1171.54億美元,同比下降5%,這是該公司自2019年以來首次出現營收同比下降的情況。


      韓國《國民日報》報道稱,蘋果季度銷售額之所以出現下降,既由于全球高通脹和利率上升、經濟萎縮等導致消費意愿低迷,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疫情給中國供應鏈帶來干擾。這也凸顯出中國供應鏈對于這家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的重要性。也有報道稱,過去10年,蘋果以中國為中心構建了產品的整體供應鏈。蘋果公司CEO庫克多次高度評價中國供應鏈,表示即使把美國所有可能的制造業人口聚集起來也難以滿足蘋果需求,但中國有多個城市可以提供高質量員工。


      在中國建立完善供應鏈的跨國公司絕非蘋果一家。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22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居全球第一,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參與者與維護者,吸引了眾多跨國公司爭相布局。


      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中國企業研究部高級主管黃筱婷表示:“作為世界最大的制造業中心,中國已經建立了非常強大的生態系統,包括一個非常全面的供應鏈和一個非常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認為,中國的產業鏈門類齊全,在中國找到質量好的供應商,比在其他任何區域都容易。


      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將推動供應鏈更加穩固和順暢,也將給跨國公司發展帶來更穩定支撐。


      特斯拉公司日前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其上海工廠全年產能超過75萬輛。特斯拉表示,上海工廠是公司最主要的出口中心,支撐除北美之外的全球市場。特斯拉計劃在2023年交付180萬輛汽車,要完成這一目標,上海工廠和相關配套企業組成的特斯拉在華供應鏈將發揮重要作用。


      近日,寶潔(中國)公司全球執行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許敏表示,寶潔國際貿易供應鏈控制中心將從歐洲搬到廣東,負責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等市場的進出口業務管理服務,奠定以大灣區為核心、進一步輻射歐亞市場的戰略布局。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在中國加強供應鏈布局,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跨國公司的全球戰略選擇。


      高水平開放堅定投資信心


      新年伊始,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海外招商熱。各招商團紛紛踏上飛往世界各地的航班,開啟海外招商之旅。江蘇太倉高新區赴歐招商團9天在歐洲跑了14座城市,走訪了20多家企業和商協會,最終拿到了總投資130億元的外資項目。


      海外招商收獲了項目和訂單,也釋放了中國堅持擴大開放的強烈信號。在與招商團的溝通交流中,海外政府、客商、企業對中國的產業、營商環境有了更深的了解,對投資中國的信心更加堅定。


      對跨國公司來說,面對復雜的全球經貿環境,中國的開放更顯難能可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并從擴大市場準入、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加大知識產權和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等方面對2023年吸引和利用外資作出系列部署。


      今年1月1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正式生效施行,總條目1474條,與2020年版相比,增加239條、修改167條。外商投資鼓勵目錄內的行業領域,可享受關稅減免、土地優先供應等優惠政策。鼓勵目錄越來越長,負面清單越來越短,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投資門檻越來越低,發展環境越來越好。


      2月2日,上海為第36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頒發認定證書,其中新認定20家地區總部,新認定10家外資研發中心。德國默克公司此次獲得地區總部認定。


      默克中國區總裁安高博說:“選擇上海的理由很簡單,上海能提供最好的營商環境和最好的投資環境。在全球創新中心的系統中,上海的創新環境非常好,也引導著長三角的創新。”


      近日,博世集團宣布將在江蘇蘇州建立博世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及自動駕駛研發制造基地,未來將累計投資約70億元。該研發制造基地將生產滿足本土市場需求的電氣化、自動化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和產品。


      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史蒂凡·哈通表示,“團隊在蘇州取得的優異成績令我深感驕傲,與客戶和當地政府密切深入的合作讓我信心倍增。有了這些不可或缺的因素,我們定會在此延續業務發展和成功”。在此后的公司業績發布會上,史蒂凡·哈通明確表示,“中國市場的復蘇是公司在2023年成功的關鍵”。 (記者 袁勇)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高水平開放穩預期 跨國公司增持中國

      高水平開放穩預期 跨國公司增持中國

      面對國內下行壓力加大的經濟形勢,豐益國際、特斯拉、資生堂、沃爾瑪等一批跨國公司紛紛增資中國。記者調研發現,正是中國推動更高水平、更大力度對外開放的決心,讓跨國公司看到新一輪發展的機遇。
      2018-12-14
    • 2019中國100大跨國公司發布: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

      。報告顯示,“兩桶油”、中信、遠洋海運、騰訊、中海油、中化、華為、國網、中交建位列前10位;國有企業8家,民營企業2家。2019中國跨國公司100大中,民營企業27家,國有及國有控股公司73家,其中中央企業38家。
      2019-09-06
    • 近500家跨國企業報名線下,這個會有何魅力?

      近500家跨國企業報名線下,這個會有何魅力?

      7月15日至16日,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將舉辦,這也是繼2019年首屆峰會之后的第二次舉辦。參會企業熱情滿滿:截至目前,已有來自境外26個國家和地區的310家跨國公司的330名嘉賓,以及來自境內169家跨國公司的182名嘉賓...
      2021-05-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