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年中國經濟企穩回升 實現預期目標有基礎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16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投資同比增長5.5%……國家統計局3月15日公布的多項數據表明,今年1-2月份,我國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展望全年,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經濟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促進經濟運行整體好轉還需付出艱苦努力,但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


      經濟整體企穩回升


      “今年以來,隨著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穩經濟政策的效果持續顯現,經濟運行整體呈現企穩回升的態勢。”談及今年中國經濟的開局表現,在國新辦舉行的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如此表示。


      工業和服務業生產雙雙回升。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去年12月份為增長1.3%,回升了1.1個百分點。從服務業來看,1-2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5%,去年12月份是下降,實現了由降轉增。“工業增加值的增速與整體經濟修復節奏基本匹配。”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稱,年初以來國內消費修復,基建投資、制造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從需求端和預期角度對工業生產形成正向拉動;同時,疫情影響消退,帶動企業復工復產和供應鏈效率提升,工業生產秩序穩步恢復。


      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從就業看,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6%,保持基本穩定。從價格看,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中國價格穩定和國際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只有0.8%,也是保持總體穩定。”付凌暉說。


      經營主體活力趨于增強。從制造業PMI來看,2月份制造業PMI已經回升到52.6%,達到近年來較高水平。同時,服務業PMI為55.6%,達到近期高點。付凌暉表示,2月份制造業PMI中,小型企業制造業PMI已經回升到臨界點以上,而去年很長時間該指數處于臨界點以下。這些情況都表明,企業活力、市場活力逐步增強,目前市場中的個體工商戶、小型企業的活力和預期都在改善。


      消費、投資呈現亮點


      在整體經濟企穩回升的同時,經濟運行也呈現出一些亮點。


      “今年前兩個月經濟運行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消費的改善和回升。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實現了由降轉增的變化,說明市場需求活力在回升。”付凌暉說。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伴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消費者信心回暖,線下場景消費活動逐步恢復,此前受疫情干擾的零售、餐飲、文旅等服務行業需求明顯釋放。疊加春節效應,國內消費動能明顯增強。


      除了消費之外,在需求端,投資也有所改善。今年的投資保持平穩增長,1-2月份投資同比增長5.5%,比去年全年增速加快0.4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9.0%,制造業投資增長8.1%,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5.7%。


      王青表示,今年前兩個月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節奏繼續前置,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明確表示,今年將進一步發揮好各項投資政策“組合拳”效應,以高效有力舉措推動投資跑出“加速度”。這意味著今年前兩個月基建投資在資金來源和項目儲備方面都有充分保障。展望未來,3月基建投資仍將保持較高增長水平。


      不過,也要看到,由于今年的外需形勢比去年更加嚴峻,在需求端,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相對去年有所減弱。“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外貿開局平穩,貿易順差持續擴大,中國對東盟進出口保持增長,但是對歐盟、美國和日本的進出口出現下降。”付凌暉說,盡管面臨很大壓力,但外貿促穩提質有不少有利條件。綜合來看,對外貿發展充滿信心。


      實現增長目標有基礎有條件


      2023年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展望全年情況,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雖然存在壓力和挑戰,但是伴隨著經濟復蘇基礎的逐步夯實和穩經濟舉措的不斷落實,實現該目標完全有基礎和有條件。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隨著經濟循環加快暢通,生產需求明顯改善,1-2月份各項指標較去年12月份全面好轉。不過,經濟復蘇基礎仍不穩固,突出表現為民間投資信心有待提振、就業市場面臨壓力以及房地產市場有待穩定等。“全國兩會剛剛結束,決策層已經提出了應對之策。”溫彬說,隨著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和市場信心逐漸提升,經濟復蘇的基礎將會進一步夯實,2023年經濟增速有望達到5.5%左右甚至更高水平。


      付凌暉也表示,首先,中國經濟經過長期發展,物質技術基礎已經非常雄厚。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1萬億元,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完善的產業體系、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勞動力素質還在不斷提高,創新發展的動能不斷增強。其次,今年疫情對生產需求的抑制性作用有較大幅度消除,有利于釋放經濟增長潛力。三是,在擴大內需方面,政策會持續加力。四是,黨的二十大描繪了未來發展藍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對今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這些將極大激勵和振奮經濟發展信心。


      “今年實現5%左右的預期目標有壓力、有挑戰,但是也要看到,我們有條件、有基礎、更有信心實現增長目標。”付凌暉說。(記者 張莫 王奇 實習生 柯振嘉)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對中國經濟無需太多擔心”

      “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來源于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這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最重要的因素。”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孫瑋在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道。
      2017-04-10
    • 多項指標向好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達6.8%

      根據安排,國家統計局將在4月17日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與去年同期不同的是,對中國經濟增長信心更強了。分析人士預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續延續去年四季度向好趨勢,同比增長達6 8%,年內余下三季度增速將會逐步放緩至6 5%
      2017-04-10
    • 中國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

      從近期政策動向以及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二季度至少不會出現明顯的回調跡象。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