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解讀:今年我國外貿開局為何平穩向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22





      “海關就是國門,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海關守國門的責任也就越來越大。”3月20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署長俞建華等介紹“守國門、促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海關力量”有關情況并回應熱點問題,涉及2023年我國外貿形勢、對進出口企業支持措施、跨境電商發展等。


      俞建華透露,將優化海外倉申報流程,服務企業進一步擴大出口。


      外貿形勢開局平穩、趨勢向好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6.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微降0.8%。


      俞建華表示,海關在密切監測3月份以來的外貿發展形勢,整體看法是,開局平穩,趨勢向好。


      具體而言,俞建華介紹,從規模上看,前兩個月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增長0.9%,比預期要好。進出口總值超過6萬億元,在歷史上是第二次。疫情前的同期,最高的時候不到5萬億元。


      從構成上看,疫情期間我國率先復工復產,防疫物資和“宅經濟”產品出口大幅增長,抬高了外貿基數。據測算,如果剔除“一次性因素”,今年前兩個月進出口增長超過10%。


      從趨勢上看,按周監測,2月份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明顯回穩,2月份最后一周比前一周環比增長超過15%。同時,從周邊國家情況看,與周邊已經公布數據的經濟體相比,我國的外貿表現是好的。


      俞建華同時表示,目前外貿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其中外需減弱最受關注。全球通脹高企,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對全球貿易構成了持續沖擊。


      但從積極樂觀的一面看,今年前兩個月,在經營主體方面有更多企業進入外貿領域,海關新備案外貿經營主體4.6萬家。“說明信心在積聚、恢復。在訂單方面,根據跟蹤監測,新增出口訂單金額增長企業比重連續提升。”俞建華稱,在新動能方面,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合計出口增長六成。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15.8%。在貿易多元化方面,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超過10%,對RCEP其他成員合計進出口增長超過3%。


      去年進出口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


      海關總署副署長孫玉寧稱,今后將持續關注境外食品安全問題,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并持續完善跨境電商進出口退貨措施。


      孫玉寧在新聞發布會上稱,跨境電商有別于傳統的貿易方式和貿易特點,呈現碎片化、海量化、信息化的特點。這對海關監管工作提出了挑戰。


      他表示,今后海關總署將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強跨境電商監管,包括運用智能化的驗核手段,通過對報關單證的真實性驗核,防范跨境電商走私行為;加強與跨境電商平臺企業的協作;廣泛開展商品條碼應用,加強對商品溯源管理,讓消費者安心放心;持續關注境外食品安全問題,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在優化跨境電商服務方面,孫玉寧稱,將支持跨境電商企業電子繳稅,便利企業線上辦理;推廣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用”,進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業成本,并強化數據分析服務,優化海外倉申報流程。


      他表示,將持續完善進出口退貨措施,解決企業和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發展迅速。據官方數據,過去五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從2018年的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到2022年的2.11萬億元,越來越多“中國制造”通過跨境電商進入國際消費品市場。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據海關總署辦公廳主任趙增連介紹,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海關在各方面密切配合下,就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過這一攬子的舉措,口岸通關的時間更短了、通關的成本更低了、通關的手續更便捷了。“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永遠在路上。”趙增連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出新的有力舉措,概括起來可以用15個字表述:優設施、搭平臺、促聯通、強合作、提效能。


      在優化口岸設施方面,海關正會同有關方面,加快推進重要邊境口岸的擴能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邊境口岸通關能力。正在指導海南省落實自由貿易港口岸布局方案,加快自貿港口岸建設,為下一步如期封關運行提供口岸設施保障。


      趙增連說,搭建服務平臺方面,包括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將進一步發揮其綜合服務平臺作用,實現出口退稅申報、發票信息自動抓取,便利企業辦理退稅業務。優化“通關+物流”“外貿+金融”相關服務,為企業提供通關物流全流程信息查詢、出口信用保險辦理、跨境結算融資等服務。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海關正會同各方積極推動陸路邊境口岸復通。目前相關陸路邊境口岸的貨運復通已經實現“能開盡開”,相關客運通道在有序恢復開通中。進一步促進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跨境班列發展,支持各地“海鐵聯運”等多式聯運發展。


      趙增連表示,正結合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新評估體系,大力推動“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國際合作,協調推進智慧口岸建設,穩妥推進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單一窗口”合作,推動跨境貿易相關單證交換共享。


      另外,提高通關效能。在前期評估基礎上,繼續深入推進“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組合港”等通關便利化改革試點。指導各地結合實際公布口岸通關流程和主要環節作業時限,將通關時間穩固在合理區間內,給廣大企業提供相對穩定的通關預期。(記者王晶)


      轉自:央廣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外貿出現近三年來首次月度逆差

      針對中國外貿今年2月份出現近三年來首次的月度逆差,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13日回應稱,主要是受春節因素影響,是正常現象。
      2017-04-14
    • 跨境電商試點一年:拉動地方外貿轉型成效初顯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即“4·8新政”出臺已歷一周年。一年來,電商行業有人歡喜有人愁,經歷陣痛也滿懷希望。
      2017-04-14
    • 春季廣交會釋放外貿回暖信號

      第121屆廣交會日前進入第二期。從已經結束的第一期展會情況看,受全球市場回暖等周期性因素影響,以及我國支持外貿發展政策的效果顯現,我國外貿企穩向好的態勢更加明顯。
      2017-04-28
    • 從外貿“晴雨表”看中國經濟底氣

      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1 8%,表現“亮眼”。對于今年的外貿形勢,企業如何看?怎樣在“黑天鵝”頻頻的國際環境中求得更好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給企業帶來哪些發展新機遇?
      2017-04-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