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經濟企穩向好 接續舉措凝聚穩增長合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4-22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工業經濟平穩運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增幅高于去年四季度0.3個百分點,呈現企穩向好態勢。


      如何看待目前工業經濟運行情況?下一步將采取哪些舉措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在20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營造良好產業發展環境,加強政策供給,促進內需加快恢復,增強發展動能,推動二季度工業經濟持續回穩向好,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較好基礎。


      持續加強政策供給


      “明顯感受到市場在回暖,今年以來訂單量激增。”上海正泰電源系統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黃蕾告訴記者,一季度公司的光伏、儲能產品銷量實現了20%至30%的同比增長,其中主要來自美國、韓國等海外市場。


      為確保每一批訂單都能按時出貨,正泰電源的各個生產基地都非常忙碌。“光伏晶硅與儲能碳酸鋰原材料價格的下降,整個市場的需求增速加快。目前,公司還在繼續加碼產品的創新,加快技術更新迭代。”黃蕾說。


      數據顯示,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扭轉了去年10月份以來持續下行態勢;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7%,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1.9個百分點。


      從行業看,有色金屬、建材、電氣機械、專用設備等行業增速較前兩個月加快;新興產業發展亮眼,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等新興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2.5%、53.2%。


      從地區看,東部和東北地區的生產進一步恢復,工業增加值規模排前十的大省中,一季度有6個省份工業增速高于全國水平。


      但也要看到,當前工業經濟發展中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工信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趙志國說,將營造良好產業發展環境,落實落細穩增長政策舉措,制定實施重點行業穩增長的工作方案,持續加強政策供給。


      “我們將穩住重點行業、支持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下功夫拉長長板、鍛造新板、補齊短板,推動二季度工業經濟持續回穩向好、信息通信業加快發展,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趙志國說。


      積極打造新的增長點


      一季度,新興業務高速增長,互聯網數據中心、云計算、物聯網等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4.5%,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4.8個百分點,逐步成為行業發展新的動力源。


      在寧波鋼鐵,煉鋼高爐的爐頂氣體成分、溫壓參數、實時溫度等數據在“掌上智慧高爐”手機APP中一覽無余,依靠云計算,實時在線檢測讓“經驗煉鋼”轉變為“智慧煉鋼”。在廣州機場高速,汽車以80公里時速無感通過收費站,僅收費環節每天就能節約2.75小時,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出行體驗。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我國“物”連接數占比提升至53.8%,萬物互聯的基礎穩步夯實。5G應用已覆蓋52個國民經濟大類,移動物聯網在數字城市建設、智慧交通、移動支付等領域實現了較大規模應用。目前,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超過了1.2萬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5.5%。


      “人工智能、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創新發展,加速推動經濟社會產業各領域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持續升級,在賦能傳統產業變革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業態,帶動現有產業的躍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未來產業研究中心所長韓健說。


      趙志國說,將加快技術產業創新。推動6G、光通信、量子通信等關鍵核心技術加速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研發力度。深化行業融合應用,大力推進5G、千兆光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垂直行業、信息消費、社會民生等領域的融合應用,推動工業互聯網規模應用,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


      培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中小企業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今年以來,聚焦中小企業“急難愁盼”,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助企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的政策舉措,工信部公布了2022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負責人陶青介紹,首批1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特點顯著,其中,優質中小企業集聚成效突出,集群共入駐中小企業2.8萬多家,貢獻了超過1.8萬億元產值,優質中小企業占到了集群企業總數的20%以上。產業鏈供應鏈強鏈補鏈作用發揮明顯,集群在高性能材料、智能芯片、精密器件、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工業機器人等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形成了高水平、專業化的配套能力。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對地方經濟帶動作用初步顯現,集群主導產業均為當地支柱性產業,對集群產值貢獻率達87%,在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工信部重點圍繞提升主導產業優勢、推進數字轉型、加快綠色低碳發展、深化開放合作、提升治理和服務能力等六個方面開展集群的培育工作,將集群打造成為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沃土、區域經濟發展壯大的載體、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重要支點。


      陶青說,今年工信部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再培育1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引導集群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進一步增強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激發縣域經濟活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關鍵環節配套能力。組織研究并出臺促進集群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和資源統籌,構建集群梯度培育體系,引導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級集群。(記者 郭倩 龔雯 實習生 楊樂雯)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工業經濟處于近三年同期最好狀態

      中國工業經濟處于近三年同期最好狀態

      2017年上半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達到6 9%。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達到7 6%,已經連續14個月高于6%的增長速度;工業當中制造業的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8%。
      2017-07-25
    • 工業經濟延續企穩勢頭 結構調整效果進一步顯現

      7月25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在介紹2017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時表示,工業經濟延續一季度穩中向好運行勢頭,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 9%,增速同比加快0 9個百分點,處于近三年同期最好狀態。
      2017-07-26
    • 上半年工業增速創三年新高 數字經濟成經濟增長核心動力

      今年上半年,中國工業經濟達到了近三年的最佳狀態,6 9%的增速是三年來的最高值。這為新興產業的提速騰出了空間,數字經濟正在強勢崛起。
      2017-07-26
    • 中下游行業利潤增速加快回升 工業經濟仍具韌性

      中下游行業利潤增速加快回升 工業經濟仍具韌性

      工業經濟穩中向好又有了新依據。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 6月份,鋼鐵、汽車、電子等中下游行業利潤增長明顯加快,裝備制造業對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采礦業。
      2017-07-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