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多管齊下撬動農村大市場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5-07





      近期,不少地方開啟了促銷活動,其中家電、汽車等大件商品以及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掀起一波高潮,帶熱了農村消費市場。農業農村投資增速也加快回升,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高標準農田改造等一批農業農村項目開工建設。


      業內專家表示,激活農村市場對穩增長、擴內需作用顯著。我國是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目前仍有近5億人居住在鄉村。農村邁向現代化將釋放出巨量的消費和投資需求。農村居民收入、消費環境的改善,會激發出更大的消費潛力。


      激活農村消費 重點產品和商業環境雙管齊下


      21家汽車銷售企業、超30個品牌60多款車型以及多款家電產品參展,2023年河源市汽車家電下鄉巡展促銷活動日前啟動,現場銷售火熱。


      “我們針對城鎮居民的消費特點,特別推出了幾款性價比極高的車,在價格上及售后服務上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活動。”一家參展企業說,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做好品牌宣傳推廣,滿足群眾購車置換需求,促進訂單增長。


      今年以來,不少地方開啟了促銷活動,其中家電、汽車等大件商品以及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掀起一波高潮,也帶熱了農村消費市場。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汽車消費是支撐消費的“大頭”,將加快推進充電樁和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鼓勵汽車企業開發更適宜縣鄉村地區使用的車型。農業農村部提出,促進家電家具等耐用品消費增長。


      除了汽車、家電等重點商品,相關部門還在優化農村消費環境上發力,其中線上業態成為重點。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全面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并提出加快完善縣鄉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鄉村下沉等舉措。


      在3月初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也提出,將健全縣鄉村物流配送體系,發展即時零售、共同配送等新模式,創新消費場景,激發消費潛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青指出,數字技術向低線城市和鄉村地區的深入拓展,農村數字化流通體系和商業設施的不斷完善,將持續釋放下沉市場的消費潛能。按“十四五”農村網絡零售額年均增長7.5%來測算,2025年下沉市場網絡消費規模將達到2.6萬億元。


      推進鄉村振興 拓展農村投資空間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高標準農田改造……近期,一批農業農村項目開工建設。


      其中,4月30日開工的貴州省臺江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包括重點項目24個,總投資19.3億元,將打造農文旅體融合發展區、產城融合示范區、水稻優品優法推廣示范區、淡水魚高產高效推廣示范地等。


      投資1億元的甘肅省民勤縣高效農業生態產業園昌寧鎮辣椒育苗基地項目計劃修建高標準智能陽光連體育苗中心大棚、中型冷凍冷藏庫及配套附屬設施等。項目建成后,年可生產速凍蔬菜、辣椒系列產品各1萬噸,年產發酵有機肥20萬噸,可帶動5000人就業。


      在廣大農村市場,不僅消費有潛力,投資空間同樣巨大。“現在城市建設得差不多了,但是鄉村需要建、應該建的還有很多,而且這些對基礎產業拉動很大。”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在日前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說。


      曾衍德給出一組數據,據測算,如果改造一畝設施大棚就可拉動鋼材消費近2噸、水泥0.5噸。預計未來5到10年,農業農村投資需求近15萬億元。


      與此同時,聚焦農業節本增效、農村特色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等重點領域,一批農業農村重大項目還將加快上馬。根據甘肅省《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今年甘肅省將創建2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未來3至5年基本實現現代農業產業園縣級全覆蓋。今年,安徽省將新建高標準農田200萬畝,培育一批農產品加工業強縣、強園、強企,新增產值超10億元龍頭企業10家、產值超50億元加工園區3家。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表示,當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于統籌激活農村內需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產業增收賦能,創造廣闊市場空間,夯實擴大內需的產業基礎;通過強化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投資空間。引導更多資金投向高標準農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建設領域,能夠形成投資拉動效應。”


      綜合施策 全面激活農村內需潛力


      在政策持續推動下,農村市場已經在加速成長。從消費來看,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4922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9664億元,增長5.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5258億元,增長6.2%,增速快于城鎮。


      從投資來看,一季度,全國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425億元,同比增長0.5%。


      業內人士同時指出,隨著各方面舉措的持續推進,量大面廣的農村內需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以消費為例,我國農村消費水平仍然較低,潛力巨大。研究分析,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6萬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3,差距就意味著潛力。


      不過,如何激發這部分需求,還需要多方面協調。曾衍德指出,激活農村內需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協調、綜合施策,找準方向、明確路徑,久久為功、持續推進。在具體舉措方面,他表示,將從發展產業增收賦能、加強建設投資牽引、創新供給提升消費、深化改革激發活力等方面采取措施。


      王青建議,提升農村地區供給能力和水平。加強普惠性、兜底性、基礎性民生設施建設,為無力進城、留守農村、能力較弱、收入較低的人口特別是老人、兒童等提供消費及服務供給。持續改善鄉村發展條件和流通服務條件,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促進鄉村消費和投資互動增長。


      金文成提出,未來還要持續推進農業農村重點領域補短板投資,比如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設施體系,開展綠色出行、綠色住房行動。推動農村居民汽車、家電、家具、家裝消費升級,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發展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鄉村產業,讓農民能夠穩就業、有錢賺,提升農民消費能力。(記者 汪子旭 王文博)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摸索出多種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

      中國摸索出多種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

      中國財政部20日對外公布消息說,去年中央財政專項安排12億元人民幣,支持安徽、重慶等12個省(直轄市)開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工作。各地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摸索出多種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這些模式包括
      2017-03-21
    • 4月份全國農業農村經濟運行平穩

      4月份以來,農業農村經濟繼續保持穩中有進,呈現生產形勢穩中向好、市場供給總體平穩、二三產業量效齊增、固定資產投資逐步回升的局面。
      2017-05-20
    • 穩生產 優結構 促增收 農村經濟平穩運行

      穩生產 優結構 促增收 農村經濟平穩運行

      立足穩生產、優結構、促增收,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半年,我國強化農村市場信息引導服務,深入推進產業融合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實現了穩中有進、提質增效。
      2017-07-16
    • 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兩穩三進”

      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兩穩三進”

      今年以來,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了“兩穩”——農業生產穩、農民收入穩;“三進”——農業結構調整有序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大步邁進,農村改革穩步前進。
      2017-07-1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