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口超日本 中國汽車工業換道領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5-22





      近期,中國汽車出口數據出爐,第一季度出口量已超過日本,而且4月汽車出口繼續保持增長趨勢。有外媒預計,中國今年將超過日本,或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業界人士認為,中國汽車出口數量大增,得益于電動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在汽車行業能源轉型過程中,中國成功打造了世界領先的電動汽車產業集群,在智能化、網聯化方面走在全球前列。此外,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的魅力,吸引國外汽車頭部企業加緊調整在華布局,深耕中國市場,汲取中國經驗。


      這速度“難以置信!”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國內汽車企業出口99.4萬輛,同比增長70.6%,超過日本的95.4萬輛。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出口37.6萬輛,同比增長1.7倍,其中,電動、混動等新能源汽車出口10萬輛,環比增長28.6%,同比增長8.4倍,保持良好勢頭。


      《金融時報》日前報道稱,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在國內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同時也在大舉向海外拓展。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超過德國,今年中國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美國對外政策智庫外交學會高級研究員布拉德·塞策在推特上對此評價說,這發生的速度快到讓人難以置信。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日前報道說,中國汽車出口僅在過去兩年就增長了50%以上,中國已與日本、德國和美國一起坐上全球汽車出口國的頭排交椅。


      談及中國電動車企換道領先,日本名古屋大學客座教授野邊繼男說,首先在頂層設計上,中國在約20年前就樹立了成為汽車強國的目標,并且沒有選擇在內燃機領域趕超歐美日等先進國家,而是早早就著眼于電動汽車領域。


      其次,中國引入外資車企到本國生產,并優化汽車外資政策,例如邀請特斯拉落戶上海,學習智能電動汽車的概念和模式。此外,寧德時代等本土企業很早就布局動力電池等零部件制造,形成了電動汽車產業集群。中國巨大規模的市場也為電動汽車行業發展帶來顯著優勢。


      “電動汽車時代開始”


      有業內專家和分析人士認為,由于起步較早,中國不僅在汽車電動化方面走在前面,在網聯化和智能輔助駕駛等方面,一些中國品牌在國際上也相當有競爭力,中國電動汽車品牌推動了整個行業的變革,并讓外國公司望塵莫及。


      據法新社報道,電動汽車專家埃利奧特·理查茲說,今年的上海車展已經證明中國品牌“可以在各個方面與所有傳統汽車制造商競爭——性能、質量、舒適性,沒有什么是他們做不到的”。他說:“我認為這個車展標志著內燃機(時代)的終結和電動汽車時代的開始。”


      德國知名汽車專家、杜伊斯堡汽車研究中心主任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近期表示,在汽車行業新能源轉型過程中,中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從汽車電池到汽車軟件、芯片等諸多領域,中國企業的技術都走在全球前列,歐洲汽車企業需要向中國同行學習,中歐雙方協作努力,才能實現共贏。


      杜登赫費爾認為,在電動車和汽車軟件領域,中國品牌占據優勢地位。“中國車企正在逐漸走入歐洲市場,在東歐國家已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在英國的影響力也不俗,如今他們來到德國了。”


      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今年2月刊文指出,中國成功打造了世界領先的電動汽車產業,這一勢頭并未放緩,且“已經具備了一些結構性優勢”。中國在電動汽車行業的主導地位有助于中國成為世界氣候變化政策的領導者之一,幫助中國遏制空氣污染、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和后金融危機的經濟重建。


      文章援引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馬佐科的話說,中國的經驗表明,電動汽車可以成為發展中國家超越發達國家的機會。


      中國機遇、中國經驗


      國際能源署近日發布的《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顯示,中國是全球電動汽車銷售領域的領跑者,去年全球60%的電動汽車銷售發生在中國,全球已售出的電動汽車一半以上在中國。隨著中國市場潛力持續釋放,新消費需求不斷涌現,國際車企誰都不想錯失在華發展的機遇。


      德國巴登工業企業經濟聯盟主席克里斯托夫·閔采爾告訴記者,龐大、繁榮的中國市場充滿活力,吸引了梅賽德斯-奔馳、大眾和寶馬等德國車企巨頭扎根中國,與中國市場和諧發展,對中國伙伴增進了解和信任,攜手實現繁榮。中國既有蓬勃發展的市場,也聚集了全球汽車行業的尖端科技,再加上愿意接受新鮮事物的熱情消費者,德國車企期待在中國延續發展勢頭。


      奧緯咨詢慕尼黑辦事處合伙人兼全球汽車和制造業部門主任法比安·勃蘭特表示,與歐洲消費者相比,中國消費者更加注重新能源汽車代表的“移動性”,對車輛外觀和內飾的審美需求變化也體現出這種特點。他認為,中國本土汽車品牌正在主動迎合市場需求推出新款車型設計,部分外國品牌恰恰在中國消費者關注的方面做了削減,這也是他們在中國市場銷量不夠理想的原因。


      日本本田汽車公司社長三部敏宏近期對日本媒體表示,中國車商在軟件定義車輛領域取得飛躍式進展,“超出我們的想象”。他直言:“我們已經落后了。”


      豐田汽車公司新近上任的社長佐藤恒治在東京接受外國記者集體采訪時說,中國汽車市場在電動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豐田在中國市場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對豐田來說,公司在中國的作為對于引領公司轉型非常重要。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了一個全面市場化的拓展期。但也要看到,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面臨更嚴峻的市場競爭。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盈利能力、自主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競爭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記者:徐劍梅、單瑋怡、劉軼芳、劉春燕、鐘雅、周思雨、陸睿;制圖:李雪笛;編輯:劉健、王豐豐、馬驍、閆珺巖、刁澤、陳玉芬)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二〇二五 瞄準汽車強國

      到2025年,若干中國品牌汽車企業產銷量進入世界前十,形成若干家進入全球前十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中國品牌汽車在全球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
      2017-05-03
    • 汽車制造強勁支撐地方工業 新能源汽車增長可期

      汽車制造強勁支撐地方工業 新能源汽車增長可期

      2016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再創歷史新高,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最大的新車消費市場。汽車工業產業鏈長、覆蓋面廣、上下游關聯產業眾多,已成為支撐和拉動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主導產業之一。
      2017-05-05
    • 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加速“一帶一路”沿線布局

      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加速“一帶一路”沿線布局

      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正加速“一帶一路”沿線布局,而在新興市場“安營扎寨”的同時,也在為進軍歐美市場探路。
      2017-05-12
    • 汽車共享迎“國家版”頂層設計 明確四大任務

      汽車共享迎“國家版”頂層設計 明確四大任務

      6月1日,交通運輸部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定的《關于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該“國家版”頂層設計明確夯實安全管理基礎、鼓勵分時租賃發展、提升服務能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四大任務
      2017-06-0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