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之翼”推升企業發展質量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6-04





    專利數、研發投入持續增長 補鏈強鏈作用凸顯


    “創新之翼”推升企業發展質量


      截至2022年底,我國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35.5萬家;今年3月,“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營收利潤率均高于規上中小企業;九成以上的單項冠軍企業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近期相繼發布的多項研究報告和監測數據顯示,企業創新力、競爭力持續提升,發展動力不斷釋放。


      創新型企業隊伍持續壯大


      企業是科技創新主體,相關數據顯示,創新型企業隊伍持續壯大。


      來自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門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從2012年的3.9萬家增長至2022年的40萬家;目前已認定7批共1186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帶動各地認定省級單項冠軍企業超過6000家。


      作為優質企業梯隊培育體系的重要構成,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具有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等特點,其數量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


      “專精特新的靈魂是創新。”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近日在工信部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說,如何引導助力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是開展培育工作的著力點。


      下一步,科技部與國資委進一步研究政策措施支持推動央企加快建設科技領軍企業;工信部提出力爭到2023年底,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8萬家、“小巨人”企業超過1萬家;江蘇、四川等地深入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發展行動,培育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瞪羚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多地多部門正積極部署,創新型企業隊伍有望持續擴圍。


      徐曉蘭說,將健全梯度培育體系,加快構建涵蓋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制造業領航企業的“3+2”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指導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完善省級培育庫,完善分級分類培育管理,不斷壯大優質企業群體規模。


      專利數、研發投入持續上升


      創新型企業持續擴圍的同時,透過企業擁有專利數、研發投入等多項數據可以看出,企業創新活力不斷增強。


      國家知識產權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35.5萬家,較上年增加5.7萬家;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32.4萬件,同比增長21.8%。


      企業在研發投入中的主體地位也在持續強化。科技部數據顯示,2022年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4,高新技術企業貢獻了全國企業68%的研發投入,其中762家企業進入全球企業研發投入2500強。


      “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我們一方面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繼續加大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落實力度。同時,建立起金融支持企業創新的工作機制,打通科技、產業、金融的鏈條。”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日前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上市公司在整體業績保持韌性增長的同時,創新引領作用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推動產業、資本、科技正向循環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隨著注冊制改革的全面落地,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多套標準并行,更多具備高質量發展潛質的創新型企業獲得資本市場支持。”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表示,上市公司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原創技術不斷涌現,在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中的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市場占有率高 生產經營向好


      有創新才有發展。多方數據顯示出,創新型企業市場占有率高、發展潛力大,表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


      根據工信部調查和大數據監測顯示,今年3月,“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營收利潤率分別為9.6%、7.0%,均高于規上中小企業。今年1-4月,A股新上市企業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占55.3%。


      來自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的最新數據也印證了相關企業創新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的特點。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介紹,單項冠軍企業近三年平均利潤率13.55%,是普通工業企業的2倍以上。相關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重要位置。


      “這些企業質量效益優、市場競爭力突出、產業鏈帶動作用大,已成為推動我國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關鍵支撐。”李毅中說,下一步要持續鼓勵相關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完善研發設計團隊,積極參與國家、行業科技攻關。培育產業鏈“鏈主”企業和“隱形冠軍”,發揮領航領軍、標桿示范作用。


      吳朝暉說,企業不僅要在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孵化等方面繼續保持主體地位,同時也希望企業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將進一步強化服務支撐,為各類企業營造公平公正創新的政策環境,從而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記者 郭倩 羅逸姝)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雄安新區,創新創業的一方熱土

      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新區,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2017-04-11
    • “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發布

        記者5月2日從科技部獲悉,為明確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保障,推動先進制造技術領域創新能力提升,科技部組織制定了《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2017-05-03
    • 制造業借力“三鏈融合”推動科技創新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制造業競爭日益激烈,對先進制造技術的升級更加迫切,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2017-05-06
    • 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實施7項措施激勵改革創新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樸民5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在國務院對落實重大政策成效明顯地方實施的24條激勵措施中,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組織實施7項。
      2017-05-0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