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航線旅客運輸規模超疫情前水平 民航業效益指標普遍提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6-05





      數據顯示,4月份航空運輸市場繼續穩健恢復,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93.1億噸公里,環比增長7.3%,同比增長214.5%,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民航旅客運輸規模繼續回升,完成旅客運輸量5027.5萬人次,環比增長10%,同比增長537.9%,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6%。國內航線旅客運輸規模超疫情前水平,民航貨郵運輸規模保持基本穩定,民航航班效益指標普遍提升。


      多方因素推動復蘇


      4月份,國內航線旅客運輸規模超疫情前水平,在于多方因素推動。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秘書長朱耀春認為,4月份國內航線旅客運輸規模超疫情前水平,一方面在于行業保障能力充足,民航業發展基本盤始終保持穩定,能夠滿足航空市場需求。全行業資質符合運行要求的飛行員比2019年同期增長27%,人力資源充足。另一方面在于服務質量不斷提升。以航班正常率為例,全行業注重加強航班生產組織,強化協同聯動,精心做好氣象服務、設備保障、人員培訓等各方面工作。今年以來,全國航班正常率穩定保持在90%以上。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表示,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以來,民航出行需求快速恢復,民航業快速響應,在運力、人員、資源等方面給予充分支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航班量快速恢復,特別是在原來減班嚴重的民航干線加大投放,更好滿足了民航旅客和航空貨主的需求。


      宏觀經濟方面,國內需求持續擴大,居民消費意愿逐步提升,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服務業較快增長,外貿延續回暖等諸多因素促進公商務和旅游出行需求增長。4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上月加快1.7個百分點,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1%,連續3個月位于較高景氣區間,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3.5%,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9%,其中出口增長16.8%。


      旅游業復蘇勢頭強勁,出境游逐步升溫。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旅游需求強勁釋放,國內旅游市場持續加快復蘇,出境游隨著出入境政策陸續放開也逐步升溫。此外,節假日因素推動了旅客運量提升。


      需求有待繼續提振


      4月份民航業成績喜人,但提速復蘇仍需加足馬力,持續攻堅克難。


      東航集團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干斌認為,從深層次看,整個行業不同程度面臨內生動力不強、需求不足、創新乏力等挑戰。當前,民航運量的恢復水平低于運力,民航業總體供大于求。今年以來,出行政策松綁,航空市場供需兩端均快速恢復,運量持續恢復,但仍低于運力供給水平。需要動態調整運力投放,優化航線航班,提升航空公司效益。


      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葛金梅認為,民航業面臨的外部環境仍具有不確定性。航空市場受到宏觀經濟增長、航油價格、匯率等因素影響,國際市場還受到外貿、出入境政策、航權談判等因素影響。航空客運國際市場完全恢復仍需時日,要做好行業恢復的各種保障工作。


      李干斌表示,我國民航業規模居世界前列,但國際樞紐機場競爭力仍顯不足,主基地航空公司在國際樞紐的份額有待進一步提高,貨運樞紐國際中轉貨物占比較低,航線網絡通達性、資源保障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


      民航從業者林智杰特別指出,經歷3年的低負荷運行后,部分空管、飛行、乘務、簽派、機務等民航專業崗位人員應對大運行量工作還需適應。安全是民航業的“生命線”,下一步一定要統籌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穩步恢復民航業的運量,確保航空運行絕對安全、人民生命絕對安全。


      深挖行業發展潛力


      當前,民航業恢復發展有潛力,可從民航業基礎建設、優化市場供給等基本點發力。葛金梅建議,應當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解決行業長期以來容量不足對需求增長的限制。要優化市場供給,重點優化城市群之間和跨區域的國內航線航班結構,以核心市場更好帶動市場總體恢復。


      按照《“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要加快推動智慧民航建設,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技術、新模式在民航服務和產品創新中的深入應用,不斷提升運營效率,持續改善旅客服務體驗。


      為進一步改善民航業企業生存狀況,提高盈利空間,李曉津呼吁,政府要繼續支持民航業企業,中央和地方政府可通過紓困政策延期、稅費減免、增加財政補貼和金融信貸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進一步扶持民航企業恢復發展。針對我國民航企業總體規模偏小,部分中小型企業經營狀況欠佳,大中型民航企業通過市場化手段整合中小型民航企業,發揮規模效益,提升民航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當前還有航空公司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面臨較大經營壓力,現金流也相對緊張。要延續航油成本優惠等政策,延續應急貸款政策,減少成本上漲給民航企業帶來的負擔。


      增收節支是民航企業挖掘增長潛力的關鍵。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民航經營管理學院副院長綦琦認為,一方面要優化民航要素資源配置,避免惡性價格競爭,切實提高投入產出水平和全員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還要推動企業優化財務結構,建立更加靈活的經營機制,增強成本控制能力,提高市場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航空公司和機場等企業要通過深化管理改革,進一步降低成本,讓機票價格更“親民”,吸引更多消費者乘坐飛機出行,積極擴大航空人口,激發民航消費市場潛力。


      擴大國際“朋友圈”同樣是民航業釋放潛力的重要舉措。近日,西安至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直飛航線正式開通,實現西安至中亞五國航線全覆蓋。中國民航業將努力發揮在互聯互通中的戰略支撐作用和在經貿往來、文化交流中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推動與中亞五國合作交流。“中國民航局將持續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為原則,務實開展中國與中亞各國的民航合作,推進中國與中亞地區的航空互聯互通,為中國及中亞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民航局綜合司副司長孫文生說。 (記者 崔國強)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十四五”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施工圖”浮現

      “十四五”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施工圖”浮現

      “十四五”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施工圖”浮出水面。3月15日的民航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副司長張清透露,將加快民航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穩步擴大機場覆蓋范圍,到2025年,全國運輸機場新增30個以上,力爭全國...
      2021-03-19
    • 我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周轉量均位居世界第二

      我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周轉量均位居世界第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航空網絡加快完善,航空樞紐不斷增加,大踏步邁向世界航空運輸強國。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與128個國家或地區簽署了雙邊航空運輸協定,其中“一帶一路”國家100個,與64個國家保持定期客貨運通航,多項民航...
      2021-10-05
    • 國慶假期民航運輸旅客近930萬人次 航班正常率超93%

      國慶假期民航運輸旅客近930萬人次 航班正常率超93%

      據民航局官網消息,2021年國慶假期,全國民航運行總體安全平穩,10月1日至7日,全民航運輸旅客近930萬人次,航班正常率超過93%。廣州、深圳、成都、北京、重慶、上海等地旅客出行較多,成都、重慶、廣州、深圳、西安等地為熱門到達地。
      2021-10-10
    • 構建六大體系 實施六大工程 我國全面開啟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構建六大體系 實施六大工程 我國全面開啟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 《“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以下簡稱 《規劃》),全面開啟了多領域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2022-01-1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