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改革不停頓 擴大開放不止步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6-25





      改革開放,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


      4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增強國內外大循環的動力和活力,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拓展新空間。


      前5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6.77萬億元,同比增長4.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748.1億元,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8532家。


      全面深化改革,增強內生動力


      今年3月,《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發布,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數據局……方案站在更高層次上聚焦發展重要領域,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堅強意志。5月1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正式掛牌。


      4月10日,滬深交易所主板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儀式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連線舉行,江鹽集團等10家企業正式上市。這標志著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全面落地,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迎來又一個里程碑。


      從開啟第三輪電網輸配電價改革,到完善招標投標交易擔保制度,再到科技領域開展深化人才評價改革……各地區各部門正以“闖”的精神,依靠改革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以“干”的作風,依靠改革不斷開拓發展新局面。


      改革持續激發市場活力。


      上海碧博生物醫藥工程有限公司臨港二期工程,公司拿地后21天便開工建設,企業員工紀佳華說:“一張備案表代替審批全流程申報,大大節省了時間、成本和精力。”


      4月12日,上海正式發布工程建設領域6.0版改革,擴大一站式辦理施工許可、“分期竣工驗收”等措施實施范圍,助力項目早開工、早落地。今年一季度,上海市重大工程完成投資437億元,同比增長9.1%。


      北京以公平競爭、市場準入、產權保護、信用監管等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推出237項改革任務,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湖北提出,以更大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稅費成本等;河北出臺20條措施,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的難點堵點痛點……圍繞優化營商環境,一系列沖破束縛、突破藩籬的改革相繼出臺,以政策效力激發經營主體活力,護航中國經濟穩健前行。


      改革走深走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莽莽戈壁,中國石化“深地一號”躍進3—3XC井開鉆,深入地下9000米,刷新亞洲最深井紀錄;渺渺太空,天舟六號飛船與中國空間站成功交會對接,把貨物送到太空;南海之濱,最新一代“空中造樓機”亮相,助力428米高的海南中心項目建設……重大創新成果持續涌現,國有企業運行質量持續改善,以自身發展為國民經濟提供有力支撐。


      持續開展專業化整合,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重要行業關鍵領域集中;啟動建設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行動,提升產業引領力;“科改行動”和“雙百行動”雙雙擴圍,增強國企活力……“我們將引導企業突出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扎實推進提質增效穩增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全面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說。


      持續擴大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簽約外資項目62個,總投資177.8億美元,涉及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高精尖行業領域……5月16日至20日,第二十四屆中國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舉辦,眾多跨國企業看好中國市場。


      “賽諾菲是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醫藥企業,中國始終是賽諾菲的重要市場。”世界500強企業賽諾菲集團杭州工廠總經理朱莉亞表示,將在杭州啟動新藥生產線項目,預計2025年7月投入使用。


      消博會、廣交會、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今年以來,一場場國際展會在我國接續舉辦,幫助企業打開發展新天地。


      促穩提質,繼續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


      “通關快、效率高,國產汽車可以更快更便捷地‘坐船出海’,幫助我們搶抓國外市場發展機遇。”5月15日,在天津新港海關監管下,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255臺越野車順利搭乘貨輪,踏上出海旅程。今年前4月,天津口岸出口汽車13.6萬輛,同比增長48.4%。


      外貿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對穩增長穩就業、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日前發布的《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提出強化貿易促進拓展市場、穩定和擴大重點產品進出口規模、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對外貿易創新發展、優化外貿發展環境等五方面政策措施,助力企業抓住機遇、開拓市場。


      優化結構,把吸引外商投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累計達成貿易意向、協議、合同830余個,合同額突破219億元……近日,第十三屆中國(廣饒)國際橡膠輪胎暨汽車配件展覽會落幕。本屆展會展覽面積4.8萬平方米,固特異、馬牌、鄧祿普等50家全球輪胎75強和世界500強企業參展,線上參展企業816家。來自5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800余名境外專業采購商到會參觀并進行業務洽談。


      空中客車公司將在天津建設第二條生產線;阿斯利康與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全球知名會員制倉儲連鎖超市開市客中國大陸地區的第三家門店開啟試運營……今年以來,外資企業在華動作頻頻,跨國公司高管密集到訪,洽談合作、尋覓商機,掀起一陣“增資潮”。


      “近期,眾多跨國公司高管密集來華訪問,這充分說明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之一。”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王琳潔表示,中國貿促會服務外資企業工作專班近日對550余家外資企業的調研顯示,92.4%的受訪企業表示中國在其全球投資決策中的地位沒有下降。


      外資堅定看好中國市場,離不開政策持續發力。今年初,《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正式實施,總條目1474條,外商投資鼓勵目錄內的行業領域,可享受關稅減免、土地優先供應等優惠政策。商務部舉辦“投資中國年”系列活動,搭建平臺,暢通渠道,展示全國各地方的投資機遇,擦亮“投資中國”的金字招牌。


      增強動力活力,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恢復向好,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復雜嚴峻,發展壓力依然較大,應對國內外挑戰,把握發展主動權,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國內外大循環的動力和活力,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要素配置和產品流通效率。


      夜幕降臨,在重慶兩江國際影視城,一場大型夜間實景演出正在上演,讓游客充分感受“巴渝文化”的魅力。


      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有序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建設,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一系列政策舉措加快落地,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制度創新,以自主可控、高質量的供給適應滿足現有需求,創造引領新的需求。


      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萬特制藥(海南)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開足馬力。日前,該公司銷往云南的一批氯雷他定片,享受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工增值30%貨物內銷免關稅政策。“政策紅利加速釋放,進一步提振了我們的發展信心,預計今年該類藥品的產值將同比增長15%。”公司總裁郭夏說。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海南自由貿易港堅持“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加工增值30%免關稅政策試點范圍不斷擴大;上海自貿試驗區實施“全球營運商計劃”,支持總部企業疊加新型貿易、資金管理等復合型功能;天津自貿試驗區探索人才跨境便利化舉措,出臺首批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各自貿試驗區充分發揮優勢,努力培育增長新動能,開展改革開放先行先試。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與合作。


      近日,在青島海關辦結通關手續后,首列中歐班列(齊魯號)“上合快線”商品車整車專列從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發出。這趟專列滿載150輛國產汽車,16天后抵達目的地。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我國與共建國家貿易和投資規模穩步擴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斷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水平持續提升。1—5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5.78萬億元,同比增長13.2%。


      商務部部長助理陳春江表示,將在繼續擴大同共建國家貿易規模的同時,優化貿易結構,擴大優質商品進口。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與合作,優化雙向投資結構。推動與更多有意愿的共建國家商簽自貿協定,加快建設覆蓋“一帶一路”的自貿區網絡。


      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作為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把準方向、守正創新、真抓實干,一定能在新征程上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記者 杜海濤 李心萍 羅珊珊)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齊了!中國改革的“四梁八柱”

      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臺,對外開放布局進一步完善。這一重要判斷,自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日漸為人們所熟悉。
      2017-03-29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
      2017-03-13
    •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依靠改革破難題促發展惠民生;確定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堅決打好穩定和擴大就業的硬仗
      2017-04-07
    • 油氣體制改革方案有望上半年落地

      在油氣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三桶油”的改革進一步提速。業內人士表示,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大型國有石油天然氣公司已經在做出調整,油氣行業改革進入實操階段。
      2017-04-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