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展現韌性 發展前景備受期待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7-3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2%,與4月預測值持平。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展現出韌性。國際經濟界和學界人士表示,中國經濟面對困難和挑戰,抗壓能力得到檢驗,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中國經濟韌性具有比較優勢


      IMF25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預計世界經濟增速將從去年的3.5%降至今年的3.0%,較4月預測值高出0.2個百分點。IMF同時指出,世界經濟增長依然疲弱,且面臨多重下行風險。


      經濟放緩主要集中在發達經濟體。IMF預計發達經濟體增速將從2022年的2.7%降至2023年的1.5%。美國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為1.8%,2024年增速將放緩至1.0%。歐元區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分別為0.9%和1.5%。


      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形勢下,IMF預計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將分別增長5.2%和4.5%,在主要經濟體中排名前列。


      根據IMF最新預測,2023年全球貿易總額增幅僅為2.0%,較4月預測下調0.4個百分點,增幅顯著低于2022年的5.2%,顯示全球需求疲弱態勢。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中國上半年貨物貿易出口同比增長3.7%。


      從中期看,世界經濟恐難恢復新冠疫情前的增長速度,IMF預計未來5年世界經濟增速將保持在3%左右。這一預期增速遠低于過去20年3.8%的平均水平。


      “越來越多跡象表明,世界經濟活動正在失去動力。”IMF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沙指出,世界經濟尚未走出困境,面臨持續挑戰。


      阿根廷拉普拉塔國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塞巴斯蒂安·舒爾茨認為,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形勢下,中國經濟依然保持穩定增長,顯示出發展韌性。


      東京女子大學特任教授長谷川克之說,在歐美國家加息、世界經濟與金融環境不確定性高企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穩定發展對世界經濟復蘇至關重要。


      中國經濟抗壓能力得到檢驗


      當前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但也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和困難,其中包括外部環境嚴峻復雜。


      分析人士指出,美聯儲等發達經濟體央行激進加息不斷放大全球經濟金融風險;美西方政客鼓吹“去風險”,加緊在經貿、科技等領域推動對華“脫鉤斷鏈”;世界經濟整體低迷、外需萎縮,也使中國經濟承壓。


      澳大利亞經濟學家郭生祥指出,即便遭受重重外部牽絆,中國經濟今年依然有望實現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足以說明中國經濟在抵御這些外部風險考驗時,擁有強大抗壓能力。


      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德表示,盡管中國短期內面臨一些挑戰,但他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充滿信心,因為“中國采取了許多正確的措施支持經濟增長”。世界經濟論壇調查顯示,商界人士對后疫情時代中國市場的機遇充滿期待。


      “中國是亞洲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我們對中國經濟恢復前景非常樂觀。”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秘書長海賽姆·蓋斯說。


      一些分析人士說,面對外部挑戰,中國決策層保持戰略定力,拒絕大水漫灌,避免采取強刺激措施,使得中國財經貨幣政策工具箱迄今依然充盈,具有巨大騰挪空間。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研究員、國內發展合作部主任趙秋運撰文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外界多次鼓吹的“中國崩潰論”之所以一再破產,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實現增長奇跡,是因為中國堅持立足自身發展階段和基本國情,科學制訂發展規劃。


      “龐大的實體經濟和先進的科創能力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也是中國經濟抵御外部沖擊的重要因素。”埃及經濟學家瓦利德·賈巴拉表示。


      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受期待


      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召開會議,傳遞出堅定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向。會后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股市普遍上漲,體現投資者歡迎中國決策層釋放的政策信號,且對中國經濟治理有信心。


      瑞士SPI資產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斯蒂芬·英尼斯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為今后政策“定下了令人鼓舞的基調”。


      中國有關切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的信號也受到關注。摩根士丹利認為,在人口、債務和“去風險”等長期挑戰背景下,這對保持生產率增長至關重要。


      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多家知名金融機構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完成預期增長目標。IMF分析認為,今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三分之一左右。


      看好中國經濟前景,一些歐美知名企業選擇繼續“押注中國”。


      輝瑞公司和阿斯利康等西方制藥公司日前透露,企業高度重視在華業務,已與中國企業達成多項合作協議。德國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近期表示,將把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作為公司從2025年開始的電動汽車營銷活動中心。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法國歐萊雅集團董事長讓—保羅·安鞏告訴記者,伴隨著市場進一步開放、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以及讓人充滿希望的拉動內需舉措,中國正擁抱世界,同時給世界帶來機遇。(記者 熊茂伶 施春)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對中國經濟無需太多擔心”

      “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來源于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這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最重要的因素。”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孫瑋在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道。
      2017-04-10
    • 多項指標向好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達6.8%

      根據安排,國家統計局將在4月17日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與去年同期不同的是,對中國經濟增長信心更強了。分析人士預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續延續去年四季度向好趨勢,同比增長達6 8%,年內余下三季度增速將會逐步放緩至6 5%
      2017-04-10
    • 中國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

      從近期政策動向以及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二季度至少不會出現明顯的回調跡象。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