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中國采購經理指數(PMI)顯示,6月份,我國制造業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49.7%、50.5%和50.7%,分別比上月上升0.2、0.2和0.3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有所回升,表明我國經濟景氣水平總體保持擴張。
受訪業內人士認為,6月份制造業需求端明顯回暖,既體現出前期穩經濟政策的落地見效,也展現出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后期隨著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制造業PMI有望進一步改善。
供需兩端聯動回升
“6月份制造業PMI升至49.7%,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1個位于擴張區間,比上月增加4個,制造業景氣面有所擴大。”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在解讀數據時如是總結。
具體來看,產需指數均位于擴張區間。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1.0%和50.2%,分別比上月上升0.3和0.4個百分點,制造業生產活動加快,市場需求有所改善。
大中型企業景氣度提高。大型企業PMI為51.2%,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繼續位于擴張區間,對制造業整體支撐作用顯著;中型企業PMI為48.6%,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景氣水平有所改善。
此外,三大重點行業繼續擴張。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和消費品行業PMI分別為51.4%、50.9%和50.4%,均連續兩個月位于擴張區間。
“6月份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處于擴張區間,說明市場供需均有所回暖,且需求端回暖勢頭強于供給端。這主要得益于此前一攬子擴內需政策的逐步顯效。”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比5月份呈現出邊際改善跡象,但仍在收縮區間,這也表明外需仍面臨不確定性。同時隨著大中型企業景氣度持續修復,未來政策端還需向小微企業進一步發力。”付一夫說。
在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看來,今年二季度,受美國關稅政策變化影響,制造業運行短期有所波動,但我國經濟展現出較強韌性,在短期放緩后迅速回穩,內生動力持續發力,企業生產穩健運行,5、6月份制造業PMI連續回升。
制造業PMI有望進一步改善
數據顯示,分行業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8%,比上月上升1.8個百分點;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1%,比上月略降0.1個百分點。
在付一夫看來,6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持續保持在擴張區間。這一良好態勢主要受建筑業明顯回暖影響,特別是土木工程建筑業表現亮眼,其商務活動指數為56.7%,連續三個月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表明近期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施工進度正在提速。而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環比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隨著“五一”、端午假日效應的消退,與居民出行消費相關的零售、交通、住宿、餐飲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
整體看,未來市場向好依然可期。趙慶河表示,服務業和建筑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分別為56.0%和53.9%,繼續位于較高景氣區間,表明多數相關企業對行業發展較為樂觀。“6月份,即便在節假日效應消退的情況下,我國經濟活躍度和景氣度總體仍保持穩步改善態勢。”付一夫預計,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升溫,疊加前期部署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的進一步顯效,以及潛在增量政策的陸續出臺,將對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形成有力支撐,制造業PMI有望進一步改善。
文韜持相同觀點:“在沒有大的外部沖擊情況下,預計下半年隨著政策組合拳的進一步發力,我國制造業將保持穩中有增發展態勢,帶動我國高質量發展向深向實。”(記者 魏橋)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