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常會:找準關鍵著力點 做強國內大循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17





      國務院總理李強7月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做強國內大循環重點政策舉措落實工作,聽取關于2024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初步整改情況的匯報,聽取規范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情況的匯報,審議通過《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決定(草案)》。


      會議指出,做強國內大循環是推動經濟行穩致遠的戰略之舉。要找準關鍵著力點,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系統清理制約居民消費的不合理限制,優化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順應居民消費需求增加多元化供給,擴大新質生產力、新興服務業等領域投資,把內需潛力充分釋放出來,不斷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


      “內需始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和穩定錨。”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過去四年最終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56.2%,比“十三五”期間提高8.6個百分點。消費領域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投資也向優發力,過去四年投資積累的資本形成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30.2%。特別是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持續多年快于整體投資增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市場流通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陳麗芬表示,以消費和投資為關鍵著力點,釋放內需潛力是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的核心。在消費端,通過實施專項行動、系統清理不合理限制、優化以舊換新政策釋放潛力,并著力增加多元化高質量供給以滿足升級需求,全方位激發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在投資端,精準聚焦新質生產力和新興服務業,引導資源投向關鍵領域以優化供給結構、塑造新動能。與此同時,消費與投資相互促進,消費升級需求引領投資方向,有效投資創造的新供給又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兩者協同構成驅動內需、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雙輪”,共同支撐經濟持續向好發展。


      “近年來,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涌現,促進經濟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長的同時,不斷優化結構和提升質量。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利潤增速、投資增速均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郭麗巖說,加快培育新產業新業態,著力增加中高端商品和服務供給,開展商品和服務全生命周期質量提升行動,有利于進一步加速釋放內需潛力。


      會議還指出,要聚焦突出問題,提高政策精準度和可操作性,加強部門間協同配合,匯聚政策落實的合力,加快破解制約國內大循環的堵點卡點。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優化政策設計,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積極幫助地方和企業解決困難、促進發展,齊心協力推動經濟持續向好。


      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表示,當前,國際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加強國內大循環建設顯得更加重要。但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需要協同推進相關領域的改革來解決這些梗阻問題。(記者 汪子旭 王文博)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