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消費環境 優化消費供給 擴內需促消費增量政策加快出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05





      消費品以舊換新是今年提振消費的重要舉措。今年,我國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持續釋放消費潛能。截至目前,已分3批下達了2310億元,剩余資金將在10月下達。下一步,財政部將加快出臺提振消費增量政策舉措,引導地方提升消費環境,優化消費供給。


      財政運行總體平穩


      7月25日,財政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今年上半年我國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15566億元,同比下降0.3%;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為19442億元,同比下降2.4%。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為141271億元,同比增長3.4%;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為46273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科學技術、節能環保等支出同比增長均超過5%。


      “財政收入小幅收縮但支出保持擴張,印證了積極財政政策持續發力,通過適度擴大赤字有效對沖經濟下行壓力。”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武澤偉對記者表示。


      對于上半年財政運行情況,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龍生在會上總結稱,今年以來,財政運行總體平穩。其中,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逐步回升,非稅收入增幅回落。上半年全國27個省份收入實現增長。財政支出力度持續加大,重點領域支出得到較好保障。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實施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預算執行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武澤偉認為,強調預算執行效率與資金效益提升,表明政策重心從規模擴張轉向精準施策,有助于強化財政乘數效應。


      “財政資金正加速向民生保障、科技創新、基建投資等重點領域傾斜。”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表示,“數據顯示,教育、社保就業、衛生健康等民生支出保持較高增速,體現了財政'保基本、兜底線'的職能;科技支出、農林水支出、城鄉社區支出的快速增長,則指向了對新質生產力培育、鄉村振興和城市更新的支持。這種'收入端蓄力、支出端發力'的格局,既避免了因收入放緩而壓縮支出導致的'緊平衡',又通過優化支出結構為經濟注入持續動能,彰顯了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的靈活性。”


      資金使用效益提高


      上半年,財政部門多措并舉促進專項債資金使用效益不斷提高。


      財政部預算司一級巡視員、政府債務研究和評估中心主任李大偉介紹,自去年年底國務院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的意見印發以來,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地方不斷完善專項債券管理制度,持續優化“借用管還”全流程管理,更好發揮專項債券強基礎、補短板、惠民生、擴投資的積極作用。


      在政策效果方面,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明顯加快。上半年,全國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6萬億元,同比增長45%;同時,專項債券投向領域進一步拓寬。上半年,各地發行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1917億元,同比增長16%;此外,專項債券管理機制也更加完善。


      不僅如此,在支持地方政府化解債務風險方面,李大偉介紹,2025年的2萬億元置換債券截至6月末已發行1.8萬億元,占全年額度的90%,已使用1.44萬億元。


      李大偉表示,總體來看,置換政策實施效果已逐步顯現,既減輕了當期流動性壓力,也降低了地方債務利息支出和到期債務的償還、接續壓力。下一步,財政部將持續抓好包括置換政策在內的一系列增量化債支持政策的落實落地,充分釋放增量化債支持政策效應,為促進我國經濟行穩致遠提供有力支撐。


      增量政策加快出臺


      今年上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汽車、家電、家裝、手機等商品銷售額為1.6萬億元,限額以上單位家電和音像器材、文化辦公用品、通信器材、家具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0.7%、25.4%、24.1%、22.9%,帶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高于去年全年1.5個百分點。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吳蓋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部署,加快出臺提振消費增量政策舉措,引導地方提升消費環境,優化消費供給。一方面,支持部分人口基數大、帶動作用強、發展潛力好的重點城市推廣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打造更多消費新熱點;另一方面,支持我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部分重點消費城市,開展國際化消費城市建設,提升消費便利度和體驗感。


      袁帥表示,在外需波動加劇背景下,擴大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是構建國內大循環的關鍵。財政通過支持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消費環境,可夯實國內市場的“厚度”;通過培育新消費業態、提升消費品質,能增強國內市場的“韌性”。與此同時,財政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等領域的投入也在為國內大循環注入“創新動能”和“綠色動能”,如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既能促進消費升級,又能推動產業綠色化轉型,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


      “消費刺激政策采取雙軌并進策略,既通過新業態場景在潛力城市培育內生動力,又依托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提升全球競爭力,這種分層推進模式既能激活短期消費熱點,又著眼長期消費能級躍升。”武澤偉說。(記者 王彤旭)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