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商務部等6部門聯合開展的“購在中國”系列活動已初見成效,相繼舉辦了國際消費季、精品首發季、服務消費季等專項活動。目前,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正指導各地持續推進“購在中國”系列活動,圍繞“政策+活動”協同發力。各地也結合自身特色,積極推出創新舉措,產業優勢和地域特色相得益彰。
近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就近期國內外經貿熱點問題進行回應。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發布會上表示,眼下,“購在中國”不僅成為國內居民的消費熱詞,也成為國際游客的“潮流之選”。
離境退稅政策持續優化
何亞東表示,目前,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正指導各地持續推進“購在中國”系列活動。通過提供更豐富的商品與服務供給、打造更多元化的消費場景,為國內居民和入境游客帶來購買優質商品、品嘗特色美食、欣賞美麗風景、觀看精彩展演的全方位美好體驗,充分展現中國消費市場的繁榮活力。
據了解,今年以來,商務部等6部門聯合開展的“購在中國”系列活動已初見成效,相繼舉辦了國際消費季、精品首發季、服務消費季等專項活動。商務部等部門還印發通知,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以擴大入境消費,為提升“購在中國”的吸引力提供有力支撐。
何亞東表示,“購在中國”系列活動的順利開展首先是“政策+活動”協同發力。
據了解,離境退稅政策是指對境外游客在退稅定點商店購買的隨身攜運出境的退稅物品,按規定予以退稅的政策,在吸引境外游客、刺激消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以來,乘著“中國游”火熱的東風,離境退稅政策加速落地,為入境消費注入新動能。
今年4月份,商務部、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的通知》,出臺便利入境旅游者購物“優化退稅服務”的8條措施。通知明確,開展“購在中國”系列活動,支持各地培育打造“城市禮物”“必購必帶”高品質特色產品,引導其進入退稅商店。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離境退稅商店數量成倍增加,已超過7200家,享受退稅人數同比增長186%,退稅商品銷售額及退稅金額同比分別增長94.6%和93.2%,境外旅客“中國游”熱度持續提升。
各地積極跟進推出創新舉措
目前,各地正結合自身特色,積極推出創新舉措。
7月3日,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等6部門印發了《上海市優化離境退稅消費環境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提升國際消費吸引力并促進旅游經濟;7月26日,福建省商務廳發布消息稱,福建將加快離境退稅商店建設,挖掘、發動具備市場潛力的國際名品、國貨潮品、老字號、非遺、禮品、特產、文創品牌等店鋪成為離境退稅商店,并優化離境退稅商店備案流程,形成布局合理、購物便利的退稅商店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何亞東表示,深圳發揮科技創新優勢,舉辦“智慧之夏品牌展”,為消費者展現智能消費創新成果。
今年4月,深圳率先發力,全面啟動“購在中國”深圳站系列活動,接連推出舉辦“購在中國2025深圳新型消費季”和“購在中國2025深圳之夏消費季暨暑期促消費活動”。這一系列舉措以科技賦能為驅動,以深港聯動為特色,以場景創新為抓手,引起新一輪消費熱潮,為全國促消費貢獻了“深圳樣本”。
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在“購在中國”活動與240小時過境免簽、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政策的驅動下,深圳入境游訂單量增加188%,全市實現旅游收入54.32億元,同比增長40.8%。端午假期,深圳消費熱潮持續升溫。深圳市接待游客416.14萬人次,同比增長20.3%;實現旅游總收入22.91億元,同比增長21.8%。
在政策紅利疊加,消費動能強勁釋放的加持下,深圳消費穩健增長。今年上半年,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948.68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增長3.6%。
何亞東表示,在各地推進過程中,產業優勢和地域特色相得益彰。各地充分依托本地區資源稟賦、產業優勢和文化特色,組織開展特色鮮明的“購在中國·地方站”活動近20場,滿足多樣化、多層次消費需求。比如,深圳發揮科技創新優勢,舉辦“智慧之夏品牌展”,通過超仿真3D打印機器人、超視覺3D立體畫、AI智能眼鏡、全屋智能家居等,為消費者展現智能消費創新成果。廣西發揮獨特區位優勢,舉辦“東盟水果匯聚廣西”活動,有效促進產銷對接供需適配。
“中國游”熱度持續提升
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外國人出入境數量穩步增長,達到3805.3萬人次,同比增長30.2%。其中,免簽入境外國人1364萬人次,占入境外國人的71.2%,同比上升53.9%。
專家表示,在政策優化層面,從持續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范圍、完善區域性入境免簽政策,到深入推進跨境支付便利化,再到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一系列舉措覆蓋了境外旅客的全鏈條需求。
據了解,酒店、餐飲、交通等領域的配套服務不斷完善:住宿場所提升多語種服務能力,餐飲企業推出符合國際飲食習慣的菜品,交通樞紐優化標識指引與接駁服務,共同構建起更友好、更便捷的消費環境,讓境外旅客在華旅游、購物的全程體驗更加可觸可感可及。
眼下,各地聚焦精品購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等領域,加強部門聯動,統籌各領域優質資源,打造多元消費場景。比如,上海舉辦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推出美食、展覽、賽事、旅游、動漫等標桿活動,其中“古埃及文明大展”自開展以來,累計接待觀眾約260萬人次。天津舉辦海河國際消費季,推出“票根優惠計劃”,實現展覽、演出、賽事等活動聯動,釋放多場景融合消費潛能。
關于如何促進入境旅游高質量發展,專家建議,要繼續擴大免簽國范圍,并推出差異化簽證政策;提升口岸服務效率,完善交通接駁服務;構建多語種信息服務平臺,引導鼓勵旅游企業、在線平臺參與建設;強化數字技術賦能,全方位提升游客在華旅行體驗的便捷度與舒適度。(依琰)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