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上向好,中國外貿鑄強確定性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14





    7月份進出口增速進一步加快 

    向上向好,中國外貿鑄強確定性


      “十四五”規劃收官的關鍵之年進入了下半段,中國外貿的上揚線依然清晰。海關總署8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5.7萬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5.31萬億元,增長7.3%;進口10.39萬億元,下降1.6%,降幅較上半年收窄1.1個百分點。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表示,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外部環境,中國外貿運行保持向上向好勢頭。7月,中國進出口增速進一步加快,出口、進口均保持增長。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1萬億元,增長6.7%。其中,出口2.31萬億元,增長8%;進口1.6萬億元,增長4.8%,連續兩個月增長。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對穩外貿工作作出部署,強調“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幫助受沖擊較大的外貿企業,強化融資支持,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政策護航增信心,受訪企業認為,在穩外貿政策支持和企業積極主動應變下,中國外貿具有較強韌性,下半年外貿仍將保持平穩增長。


      含新量、含綠量 凸顯外貿硬實力


      從前7個月的數據看,主要貿易伙伴、出口結構、外貿主體等走勢日益凸顯中國外貿之“韌”。


      看伙伴,前7個月,中國對東盟、歐盟、非洲、中亞進出口分別增長9.4%、3.9%、17.2%、16.3%;同期,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13.29萬億元,增長5.5%。


      看結構,前7個月,中國出口機電產品9.18萬億元,增長9.3%,占出口總值的60%。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集成電路、汽車分別增長1.1%、21.8%、10.9%。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來,中國發展方式更加綠色低碳,外貿的“含新量”“含綠量”也不斷提升。同時,隨著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傳統產業煥新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前7個月,中國進出口高技術產品5.1萬億元,增長8.4%,對同期中國整體進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45.4%。其中,出口高端機床增長23.4%;進口高端紡織機械增長19.3%。同期,中國出口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4.9%。


      看主體,民營企業繼續發揮穩定外貿主力軍作用。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達57萬家,增加8.5%。前7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4.68萬億元,增長7.4%,占進出口總值的57.1%,較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以來,大灣區內地9市累計進出口值突破50萬億元,達50.67萬億元。今年前7個月,大灣區內地9市進出口5.2萬億元,增長4.7%。大灣區開放程度高、經濟活力足、外貿韌性強,已成為中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中國的電動汽車、船舶、工業機器人等裝備制造業仍有較強的競爭力,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綠色貿易、服務貿易等快速發展,有力支撐了外貿延續平穩發展態勢。


      增底氣、強信心 協力同行穩增長


      面對復雜多變的貿易環境,不斷提升產品和市場的匹配度,向高附加值、高技術產品升級,是眾多外貿企業應對挑戰、破浪前行的最優解。


      “可實現綠色循環的產品在國際市場越來越吃香了!”廣州菲利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國際商報記者,“菲利斯的光伏系統非常契合非洲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在電力供應不穩定的地區。公司在尼日利亞等地設立了分公司和倉儲中心,不僅確保了產品的及時交付,還有效提高了本地市場的服務響應速度。通過這種本地化布局和技術創新,菲利斯已成為該地區分布式儲能領域的知名品牌。”


      “絕不能在工廠里閉門造車。”說起企業的制勝法寶,深耕LED封裝領域的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國際商報記者說,“我們每年派出調研團隊到140多個市場前端調研一手需求。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自主設計研發,最終做出來的產品高度貼近市場。市場實踐證明,我們這條路走得非常對。”


      談及當前的外貿形勢,該負責人言語中充滿自信和樂觀:“我們一直保持著對產品質量和設計創新的高要求,所以就算有大風浪,也難不倒我們。目前,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了11月份。”


      通過以技術創新錨定市場需求、以綠色轉型響應全球共識,中國出口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和附加值含量穩步提升,為外貿穩中提質提供了堅實支撐。


      毋庸諱言,中國外貿仍面臨諸多挑戰。劉向東表示,外需持續疲軟和全球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上升,或將對中國出口造成不小壓力。對中國而言,應對外部的種種不確定性,最終靠的仍是自身發展的確定性。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再擴容,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今年以來,中國推出一系列制度型開放舉措,以高水平開放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


      加快推動內外貿一體化,讓企業外貿、內銷“兩條腿”走路更穩健。商務部近期表示,將幫助更多企業內外貿一體化經營,提升一體化發展水平,下半年還將舉辦330多場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魏浩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會堅定不移地為外貿企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下半年,應高質量辦好服貿會、進博會、廣交會等重大展會,積極鼓勵并大力支持國內企業參加各類境外展會,通過辦展、參展主動加強與外國企業的溝通和交流;加快企業特別是外貿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降低生產、流通各個流程和環節的成本,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高度重視進口的作用,鼓勵企業擴大進口,配置全球資源能源,拓展企業的生產邊界和發展空間。(記者 白舒婕)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