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振消費政策持續顯效 消費市場延續總體穩定發展態勢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21





    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28.4萬億元,增長4.8%——

    提振消費政策持續顯效


      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4238億元,增長4.8%;7月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780億元,同比增長3.7%……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表明,7月份,消費市場延續總體穩定發展態勢,基本生活類和升級類商品銷售增勢向好,以舊換新部分商品保持較快增長,新型消費活力增強,線上消費表現亮眼,服務消費需求持續釋放。


      服務消費市場較快增長


      國家統計局貿經司首席統計師袁彥介紹,受部分商品銷售轉淡、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6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但仍高于近3年同期增速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提振消費政策持續顯效,消費市場總體保持穩定。”袁彥說。


      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鄉村市場銷售增長快于城鎮。7月份,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3620億元,同比增長3.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160億元,增長3.9%。袁彥分析,縣域商業建設深入實施,縣鄉物流配送體系日益完善,縣鄉消費潛能持續激發,包含鎮區和鄉村的縣鄉市場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38.8%。


      從消費類別看,伴隨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扎實推進,優質服務供給不斷擴大,服務消費市場較快增長。1—7月份,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2%,增速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額增速0.3個百分點。


      文旅消費需求持續釋放。袁彥表示,各地加大文旅產品供給,文旅市場活力持續增強,文體、旅游、交通類消費實現較快增長。1—7月份,文體休閑服務類、旅游咨詢租賃服務類、交通出行服務類零售額保持兩位數增長。數字技術與消費場景深度融合,數字服務供給持續優化創新,通訊信息類服務消費增長態勢良好。


      以舊換新政策持續發力


      7月份,基本生活類和升級類商品銷售向好,部分以舊換新商品保持較快增長。


      數據顯示,7月份,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0%。限額以上單位中,超七成商品類別零售額實現增長,基本生活類和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有所加快。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增長13.7%;金銀珠寶類增長8.2%;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6.9%;日用品類增長8.2%;化妝品類增長4.5%。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分析,從商品零售看,以舊換新相關和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好。在促消費政策效果繼續顯現的同時,部分升級類商品零售增長較快。居民消費品質提升,對文化、體育、娛樂商品需求擴大,帶動相關商品銷售增長。


      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7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8.7%,家具類增長20.6%,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3.8%,均延續年初以來兩位數增長態勢;通訊器材類增長14.9%,增速比6月份加快1個百分點。“在以舊換新商品中,綠色消費保持較快增長,高能效等級家電持續高速增長。”袁彥說。


      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更加積極的宏觀政策加緊實施,帶動生產需求擴大,促進了經濟穩定增長。1—7月份,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的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0.4%和22.9%。


      線上消費活力增強


      今年以來,線上消費活力增強,實體店鋪零售穩定改善。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1—7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86835億元,同比增長9.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70790億元,增長6.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9%。即時零售交易額和直播電商交易額兩位數增長。


      “從發展趨勢看,線上消費、新興消費發展向好,網上零售、即時零售等新業態便捷高效,受到消費者歡迎。”付凌暉說。同時,直播帶貨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日益成熟,銀發經濟、首發經濟等快速發展,消費新增長點不斷涌現。


      再看實體經濟。目前,實體零售企業不斷創新經營模式,優化購物環境,提升消費體驗,總體經營穩定改善。1—7月份,限額以上零售業實體店鋪零售額同比增長4.2%。其中,倉儲會員店零售額增速持續超過30%;購物中心零售額增長6.4%,增速比1—6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7月份,消費市場總體保持穩定運行態勢。下階段,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改革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加強促消費政策協同聯動,不斷完善消費配套保障措施,推動消費市場持續穩定向好發展。”袁彥說。(記者 廖睿靈)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