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中國智能裝備制造產業收入將超3萬億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5-14





      作為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手段,智能制造將迎來新的變革。記者10日從2017中國(西咸)智能制造創新發展論壇發布的《智能制造創新基地發展規劃(2017-2021)》(以下簡稱“規劃”)獲悉,到2020年中國智能制造產業體系將全面構建,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銷售收入將超過3萬億元。
     
      “規劃”指出,智能制造正面向制造業的“智能化”,以傳感器、芯片為代表的基礎核心零部件產業集群,以機器人、數控機床等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產業集群,以工業軟件、智能控制系統等為代表的智能應用產業集群,以可穿戴設備、無人機等為代表的智能硬件產品產業集群等新興產業體系正快速崛起。
     
      “規劃”預計,到2020年中國智能制造產業體系將全面構建。其中,中國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銷售收入將超過3萬億元,年均增長率可達25%。此外,中國自動化應用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中國智能產品市場規模也將超過萬億元。
     
      陜西省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飛認為,智能制造的核心是信息技術。他表示,“實現智能制造是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業深度融合的過程,換句話說,良好的信息產業基礎有利于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轉型,也有利于智能制造產業生態的形成和集聚。”
     
      近年來全球制造業格局正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一方面,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戰略驅動高端制造業向發達國家回流;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東南亞國家發力中低端制造削弱我國成本優勢。雙重夾擊下我國制造業PMI指數一度跌至榮枯臨界值以下,傳統制造業面臨的挑戰愈發嚴峻。為此,2015年,國務院正式下發我國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并發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5大工程實施指南。這標志著我國制造業發展已經進入全面深化改革、落地見效的實質發展階段.
     
      對此,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孫會峰表示,2015年中國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給整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投資帶來了導向性的作用,新的技術模式和業態必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創新型國家建設體系正加快成型

      中國創新型國家建設體系正加快成型

      為使我國順利完成2020年創新型國家建設的目標,專家建議,要完善頂層設計,統籌推進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化,圍繞激發人的積極性開展工作,為科研人員創造公平、公正、有利于科技創新的生態系統。
      2017-10-31
    • 全國耕地保護制度體系已經初步形成

      全國耕地保護制度體系已經初步形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改革征地管理、優化建設用地審批、改進占補平衡政策,以維護農民權益為出發點,以用途管制為核心,以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為主要內容的耕地保護制度體系已經初步形成。
      2017-11-14
    • 我國將健全綠色制造標準體系 進行國際化對接

      我國將健全綠色制造標準體系 進行國際化對接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云虎1日表示,我國將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和綠色制造產業發展壯大,加強綠色設計、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等重點標準制修訂,推動綠色制造標準國際化對接。
      2017-12-02
    • 跨越關口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跨越關口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2017-12-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