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新登記企業55.6萬戶 簡政放權新政助推新產業增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5-17





      從4月新登記企業數來看,中國經濟尤其是民營經濟仍然保持著較大的活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4月份全國新登記企業55.6萬戶,同比增長了9.2%,平均每天新登記的企業達到1.85萬戶。


      與此同時,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多證合一”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41號)發布,下一步新登記企業數量有望進一步增長。


      上述意見提出,各地要按照能整合的盡量整合、能簡化的盡量簡化、該減掉的堅決減掉的原則,將一般經營項目涉企證照事項等進一步整合到營業執照上,實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使企業在辦理營業執照后即能達到預定可生產經營狀態,大幅度縮短企業從籌備開辦到進入市場的時間。


      中國人民大學產業經濟與競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漢洪指出,精簡工商注冊手續,對于創業有帶動作用,能提高效率。


      日新登記企業1.85萬戶


      數據顯示,4月日新登記注冊企業為1.85萬戶。這一數字,較今年一季度日均的1.4萬戶,以及去年全年日均的1.51萬戶要高出不少。


      這和全國創新創業的積極氛圍分不開。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指出,4月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茁壯成長。“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幸福產業快速發展,分享經濟廣泛滲透,跨境電商、共享單車、智能家庭、在線醫療等新服務模式不斷提速。”他在5月15日召開的4月經濟數據發布會上表示。


      從整體上看,今年以來,一些技術水平較高、符合轉型升級方向的產品在大幅增長。比如,1-4月份,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同比增長了51.7%,SUV汽車產量增長21.7%。


      與此同時,簡政放權的推進,也有力的促進了創新創業的發展。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近日國務院對于促進創業創新,又出臺了多個政策。


      比如即將于10月1日前落實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多證合一”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41號)指出,對于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企業能夠自主管理的事項以及可以通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達到原設定涉企證照事項目的,要逐步取消或改為備案管理。


      對于關系公共安全、經濟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的涉企證照事項繼續予以保留,要實行準入清單管理。對于沒有法律法規依據、非按法定程序設定的涉企證照事項一律取消。


      凡是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單位和申請人重復提交;凡是應由行政機關及相關機構調查核實的信息,由部門自行核實,實現相同信息“一次采集、一檔管理”,避免讓企業重復登記、重復提交材料。


      根據記者了解,目前各地對于多證合一實施不同探索,有的地方甚至試行“數十證合一”。


      新產業可針對性監管


      對于“多證合一”,國家工商總局負責人提出,改革的目的都是通過減少證照數量,簡化辦事程序,壓縮企業進入市場前后成本和費用。改革實施后,國家工商總局組織進行科學評估,針對整合后的情況,全面論證統一標準問題。


      但是專家也提醒,簡化辦事程序,并不意味著不監管。


      尤其是目前各類新產業發展較快,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監管的范圍,比如互聯網餐飲、共享單車等,就提出了新的監管需求。


      尤其是共享經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共享經濟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傳統的模式,但是也給監管帶來了“真空區”。


      “此前網約車出現后,與現行法律存在巨大沖突,原因是私家車不具備運營資格。而共享自行車因為亂停車,也引起城市管理出現一些新問題。另外共享自行車損毀問題也沒能很好解決。”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中心主任陳乃醒指出,“這些新興產業在發展出現的很多問題,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后,制定一些針對性制度進行解決。”


      吳漢洪也認為,對于一些新的經營業態進行嘗試是允許的。“對于新的業態,應該以開明的態度去接受,不應該一棍子打死。但這給監管帶來一些挑戰,因此相關的部門要引起重視。”


      陳乃醒認為,任何新事情在發展過程中是難以預料的。“新興產業出現的問題是難以預料的,能夠放開手腳發展又有序發展才是最理想的。”


      他指出,下一步在企業注冊方面,還是盡量簡化手續,減輕負擔,活躍市場,然后加強監管。



      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多地研判一季度經濟:數據飄紅 但下行壓力不減

      與往年不同,各地分析會議均得出了各個數據向好的一致意見,不過由于存在不確定性,以及投資動力不足等原因,經濟下行壓力仍不小
      2017-03-24
    • 機構預測下半年工業利潤增速或存壓力

      機構預測下半年工業利潤增速或存壓力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 2%,增速比1-5月份加快0 7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利潤增長20%,增速比5月份回落1 1個百分點。
      2018-07-30
    • 中國經濟 有下行壓力但不是不行

      中國經濟 有下行壓力但不是不行

      今年以來,外部環境更加嚴峻復雜、國內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最近,宏觀經濟部分指標有所波動,引發一些人擔心,認為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中國經濟運行趨勢究竟如何?
      2018-09-28
    • 9月物價或溫和回升 持續通脹壓力不大

      9月物價或溫和回升 持續通脹壓力不大

      記者綜合多家機構預測,9月份物價仍將呈現階段性波動,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受食品價格普漲和非食品價格季節性上漲影響,漲勢仍將延續,漲幅或在2 5%左右。但未來CPI缺乏顯著反彈的動力,持續通脹壓力不大。
      2018-10-0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