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安新區對標深圳浦東 或成住房與戶籍改革創新試驗場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5-27





      國家級新區走過25年,雄安新區成為中國第19個國家級新區。
     
      消息公布當天,新華社發文稱,雄安新區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上世紀80年代的深圳經濟特區實施對外開放職能,帶領了珠三角的經濟騰飛,上世紀90年代上海浦東新區以金融為抓手,通過綜合改革,成為長三角的翹楚。
     
      不可否認,雄安新區被寄予的期待超越一般的國家級新區。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早年參與深圳特區建設的官員以及國內相關專家,解讀深圳特區、浦東新區的相關改革經驗,探路雄安新區的創新驅動新動力。
     
      “以新破局”
     
      國家級新區是中國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設立的一種新開發開放與改革的大城市區。新區的成立和開發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總體發展目標、發展定位等由國務院統一進行規劃和審批,相關特殊優惠政策和權限由國務院直接批復,在轄區內實行更加開放和優惠的特殊政策,鼓勵新區進行各項制度改革與創新的探索工作。
     
      1992年浦東新區成立,成為第一個國家級新區。2014年以來陸續有包括蘭州新區、湘江新區等十余個國家級新區獲批。
     
      首都經貿大學城市學院教授王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要區別雄安新區和此前的18個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是國家層面的戰略布局,未來不管是在改革力度上,還是在配套政策和投資上,都會高于之前的國家級新區。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也表示,雄安新區不是以往國家級新區模式的延伸,過去的國家級新區除了浦東新區外,其他新區更多的是地方經濟增長極的概念,在改革創新方面的力度較小。雄安新區是為了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探索解決大城市病問題,它并不是經濟意義上的新區,更多是需要看到一些體制機制方面的改革和創新,需要新的模式。
     
      4月份,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理事長、深圳市委原常委張思平,他表示,就深圳而言,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來此工作或者創業的人,對改革創新等大多充滿向往。上世紀80、90年代初,來深圳闖的人,大多有著自己的追求和理想的。
     
      對于深圳改革經驗,張思平在其撰寫的一篇改革經驗總結里提到,深圳在特區建設初期,需要解決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中的資金、物資、干部、勞動力等發展要素,就和當時計劃經濟條件下的金融管理體制、商品流通體制、物資分配體制、價格管理體制、干部管理體制、勞動管理體制等發生尖銳矛盾,倒逼深圳去探索適應特區建設的新體制、新機制。又如,深圳特區要興辦來料加工企業,開展“三來一補”,擴大對外出口創匯,也勢必與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外資管理體制、外匯管理體制等發生沖突。
     
      有沖突就意味著要突破。所以在上世紀80年代,深圳在建設發展過程中扮演了一個中國從計劃經濟突圍,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先鋒的角色,客觀上使深圳最早打破了舊的計劃經濟體制,引進市場經濟的因素和機制。從1980年到1995年,在將近15年的時間里,深圳引領了全國市場經濟體制探索的潮流,成為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一個試驗場。
     
      雄安新區將扮演怎樣的試驗場?新華社發文稱,對于雄安新區來說,新區之“新”在于“以新破局”,構建起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格局”,也為中國實現區域協同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住房、戶籍改革創新試驗場
     
      王暉和李國平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均提到了雄安新區土地和住房方面的改革,也提到了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模式,即新加坡特有的組屋制度,它讓“80%居者有其屋”,該目標在2010年就已實現,以保障滿足基本民生需求為優先。組屋,相當于新加坡的經濟適用房。
     
      李國平說,雄安新區的住房配置體系,一定要考慮以建廉租房、公租房和單位自建房為主。在這里有望探索全新的房地產改革,控制房地產價格,保障民眾住房需求。
     
      近期,雄安新區正在就新區范圍內土地、人口、房屋及房屋租賃情況進行調查摸底,目的是全面掌握新區房地產需求、土地及房屋供給情況,為研究制定新區房地產政策、探索房地產開發建設新模式提供全面、準確的基礎資料。
     
      河北省常務副省長、雄安新區臨時黨委書記袁桐利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要研究制定適合新區發展需要的住房保障體系,不搞大規模土地批租、不搞土地財政,嚴格限制商品房開發,讓低房價成為新區吸引創新要素的一個核心競爭力。
     
      雄安的改革和創新,被寄予很多期待,重點包括土地、房地產、戶籍和人才引進方面。王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最希望看到的是土地住房和戶籍方面的改革探索。跟深圳和浦東相比,雄安新區的改革力度有可能更大一些,比如在土地和戶籍的跨區域協同方面,雄安新區有望有新嘗試。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6年6月開始,雄安新區規劃區域內,已逐步實行房屋等不動產、規劃、土地、項目、戶籍的凍結,為籌建新區做準備。雄安新區將制定全新的住房政策,嚴禁大規模開發房地產。
     
      王暉認為,在戶籍和土地改革方面,比如戶籍在北京,人在雄安工作,可以同時享受北京和雄安的醫療教育政策,以及對優秀人才戶籍零門檻等。
     
      “深圳和浦東的今天,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雄安的明天。雄安新區發展的機遇和挑戰都是前所未有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副組長鄔賀銓院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千年大計,正是表達著中央推行這個戰略的決心和定力。
     


      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高起點建設雄安新區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8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
      2017-04-11
    • 雄安新區,創新創業的一方熱土

      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新區,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2017-04-11
    • 國資委推動央企參與雄安新區建設 金融機構躍躍欲試

      在近日召開的國資委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上,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推動符合雄安新區定位和戰略發展需要的央企在京單位有序遷入雄安新區,大力支持中央企業將新設立的高新技術企業、高端服務業企業落戶雄安新區
      2017-04-17
    • 謀定而后動 雄安新區總體規劃正在優化完善

      4月25日至5月10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6家機構參與的雄安新區規劃工作營將重點圍繞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規劃的總體布局方案開展優化完善工作。
      2017-05-0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