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進展:上半年地條鋼出清 煤炭去產能完成74%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7-19





      6月底,全國鋼鐵去產能完成了全年目標,煤炭上半年共退出產能1.11億噸,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量的74%。這為9月底以前完成煤炭鋼鐵去產能目標,創造了良好基礎。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根據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的數據,6月底,全國鋼鐵去產能完成了全年目標,煤炭上半年共退出產能1.11億噸,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量的74%。這為9月底以前完成煤炭鋼鐵去產能目標,創造了良好基礎。
     
      7月18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在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去產能推進良好,下一步將采取進一步的措施,統籌做好去產能與穩供應工作,促進市場供需平衡,防范價格異常波動。
     
      談到下一步工作,嚴鵬程表示將“有序推進建設煤礦項目核準審批手續辦理,嚴格按標準對部分優質產能煤礦重新核定生產能力。同時,加快具備條件的煤礦試生產和竣工達產,持續增加有效供給。”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近期鋼鐵和煤炭生產明顯加快,價格也持續上升。
     
      截至7月10日,秦皇島5500大卡煤炭平倉價每噸589元,比6月初上漲24元,接近今年的最高點每噸600元左右的水平。鋼鐵的情況也類似。7月18日河北唐山地區鋼坯價格是每噸3470元,為兩年來最高;三級螺紋鋼為每噸3810元,接近兩年來最高。
     
      而今年上半年原煤和粗鋼產量則分別達到17.13億噸、4.2億噸,同比分別增長5%、4.6%。
     
      去產能成效顯著
     
      嚴鵬程指出,今年上半年,各地各有關部門和行業上下,充分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扎實推進去產能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
     
      鋼鐵方面,按照既定目標計劃,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對一些地方違法違規建設鋼鐵冶煉項目進行調查處理。同時,加大依法取締“地條鋼”的工作力度。截至6月末,“地條鋼”按計劃出清,即將就此開展督查。
     
      煤炭方面,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上半年共退出煤炭產能1.11億噸,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量的74%。
     
      嚴鵬程表示,通過去產能,有力推動了行業健康發展。以煤炭為例,企業經營狀況明顯好轉。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總額123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00億元。
     
      另外行業發展環境有所改善。違規新增產能、違法違規建設和超能力生產等老問題得到有效遏制,煤炭市場秩序逐漸規范;產業布局顯著優化,一大批長期虧損、安全基礎差的煤礦加快退出,為優質產能發展進一步騰出了空間。
     
      同時,相關風險正在逐步緩解。“隨著煤炭企業資產狀況逐漸好轉,一些不良或潛在不良資產轉為優良,企業融資能力明顯增強,銀行欠債、客戶欠款、工人欠薪、社保欠費、安全欠賬、技改創新投入不足等矛盾和問題明顯緩解。”嚴鵬程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2016年,鋼鐵、煤炭產能分別退出6500萬噸以上和2.9億噸以上,超額完成目標任務。截至2017年5月末,全國已壓減粗鋼產能4239萬噸,退出煤炭產能9700萬噸左右,鋼鐵、煤炭去產能又完成當年任務進度的84.8%和65%。
     
      到了6月鋼鐵再次去產能1600萬噸,超出了全年5000萬噸的任務目標(去除了5800多萬噸產能)。到6月底,煤炭還剩下4000萬噸的去產能任務,按照進度,也會在約2個月左右完成。
     
      煤炭和鋼鐵去產能的進展,除了對價格有所推動,實際上也帶動了大批工業行業景氣度上升。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指出,鋼鐵價格回升,利潤大漲,這和去產能是直接相關的。今年以來平均價又上漲了30%左右。受地條鋼6月底前取締的影響,建材鋼材的供給減少,需求比較旺盛,所以造成價格上漲。
     
      “鋼鐵產量是根據市場需求、市場利潤刺激來調節的。在目前盈利好的情況下,企業正在加大生產。”王國清說。
     
      多方因素致煤價上漲
     
      針對目前煤炭價格上升過快的趨勢,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稱將確保市場供應。
     
      他指出,為統籌做好去產能與穩供應工作,促進市場供需平衡,防范價格異常波動,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開展6項工作。
     
      一是加快優質產能釋放。督促指導主要產煤地區,在增減掛鉤、減量置換前提下,有序推進建設煤礦項目核準審批手續辦理,嚴格按標準對部分優質產能煤礦重新核定生產能力。同時,加快具備條件的煤礦試生產和竣工達產,持續增加有效供給。二是增加運力協調保障。三是促進清潔能源多發滿發。另外還要推動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建立健全企業社會責任儲備制度,積極引導市場預期等。
     
      他進一步指出,去產能主要是去無效低效產能,這部分產能對煤炭產量影響有限。
     
      煤炭出現階段性供應偏緊和價格波動,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幾方面因素影響。一是經濟回暖帶動煤電、鋼鐵、化工等主要耗煤產品產量快速增長,1-5月,全國火力發電同比增長6.4%,粗鋼產量增長4.4%,帶動電煤消耗同比增加6000萬噸以上,增長10.3%。
     
      二是今年以來主要流域來水偏枯,截至6月上旬,全國重點水電廠蓄能值同比下降27.2%,水電出力持續較大幅度負增長,必然導致電煤消耗增加。
     
      三是一些煤炭調入省份產能退出力度確實比較大,超過了預期,這雖然有利于提高行業集中度,但也打破了多年來形成的資源和運力配置平衡,給穩定煤炭供應帶來了新挑戰。
     
      四是主要產煤地區加強安全環保執法檢查,一些不符合要求的煤礦停產整改,客觀上也對正常生產供應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研究院副教授邢雷指出,近期煤炭價格高,原因還是季節性因素導致需求的增長。
     
      去產能后,不能很快增加產能,所以一旦需求增加,短期內很難再恢復生產。“去產能要制定法規和標準。具體產量達到多少,還是應該由企業根據市場去調控。”邢雷說。
     
      邢雷認為,今年上半年GDP增速6.9%,中國經濟保持一個穩定增長的態勢,對能源的需求還是比較旺盛。
     
      到今年10月份,煤炭供暖期來臨之前,煤炭需求可能還會增加,價格上升壓力還會大,這都是正常的現象。所以,他建議避免頻繁地干預市場,更多地還是要交給市場去解決,可以制定標準、制定法規,這樣更合理一些。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原煤產量17.1億噸,同比增長5.0%;日均生產94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52萬噸,接近2015年同期正常水平。同期粗鋼產量達到4.2億噸,同比增長4.6%。今年6月鋼材日均產量為325.2萬噸,同比增加0.7%,是今年以來的最高。
     
      鋼鐵資深人士馬忠普也認為,按照現在的趨勢,受到中國經濟利好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在一定時期內還是鋼價上漲。下一步國家對鋼鐵等行業不宜干預太多,要使行業保持競爭和合理的價格水平。目前鋼鐵去產能后利潤率超高的,但是下游行業利潤率低,這個利潤結構不合理的情況暫時的,要使得其向著合理的趨勢走。(定軍 姚潤霞 楊玉宛)
     


      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