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上半年區域生產總值占全國10%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8-10





     

      今年上半年,京津冀地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初步核算,京津冀三地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合計38198.6億元(人民幣,下同),占全國的10%。其中,三地新動能加快成長,創新表現均較活躍。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北京市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京津冀三地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合計38198.6億元,占全國的10%。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分別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406.8億元、9386.9億元和1640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分別增長6.8%、6.9%和6.8%。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今年上半年,三地新動能加快成長。統計部門表示,三地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像北京規模以上工業高精尖產業增加值增長11.6%,高于工業平均水平5.8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48.5%;服務業擴大開放的六大領域規模以上非公經濟收入增長15.7%,快于六大領域收入整體增速8個百分點。
     
      天津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比全市工業平均水平高出2.6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9%,拉動工業增長1.6個百分點。
     
      河北現代服務業較快發展,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1.7%,其中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的比重達到55%以上。同時,裝備制造業帶動作用增強,增加值增長15.6%,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77.0%,增速和貢獻率均居七大主要行業首位。
     
      創新表現較為活躍
     
      與此同時,三地創新表現較為活躍。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中關村示范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增長16.7%,其中,先進制造、環境保護技術領域收入增速均在20%以上;天津舉辦了首屆世界智能大會,設立總規模300億元的智能科技產業母基金,新增科技型企業7568家、科技“小巨人”242家,分別累計達到9.4萬家和4135家;河北科技服務業和信息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9.6%和20.9%,快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32.8個和14.1個百分點。高科技產品生產增長較快,比如鋰離子電池、工業機器人分別同比增長1.4倍和49.6倍。
     
      協同發展穩步推進
     
      數據還顯示,三地協同發展穩步推進。今年上半年,北京推動非首都功能疏解,規模以上法人單位減少355家,六成以上集中在制造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而部分市屬高校外遷步伐加快,京津冀醫療合作取得重大進展,在北京周邊地區初步形成了33家醫院或院區構成的醫療服務帶。
     
      天津與北京共同建設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未來科技城等承接平臺,與北京中關村、河北科技廳聯合實施推進京津冀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行動計劃。上半年,天津引進京冀投資項目2061個,到位資金1255.6億元,占全市實際利用內資的45.5%;其中引進北京項目772個,到位資金1088.4億元,增長23.0%。天津口岸進出口總額中,來自北京、河北的貨物比重達到30.5%。
     
      河北積極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像唐山曹妃甸全面承接北京城六區及中關村、亦莊開發區等園區產業疏解轉移,上半年簽約北京項目35個、總投資796.9億元;保定與北京攜手建設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打造河北的“中關村”;廊坊中關村軟件園創新基地建設完工;北京保健食品產業轉移灤南拉開序幕。(記者 杜燕)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