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推動中國經濟平穩運行 全年完成目標無懸念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06





      近日多家機構上調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計將達到6.8%,比去年略有回升,預計明年經濟增速與今年相當。改革是推動未來中國經濟維持中高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增長動力將從要素升級增效、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提高全要素生產力三大方面尋找,關鍵要通過改革調動個人、企業的積極性。
     
      全年完成目標無懸念
     
      “今年經濟增長完成6.5%的增長目標已無懸念。”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中國經濟去年實現6.7%的增速,實現6.5%-7%的區間增長目標。今年前三季度實現6.9%的增速,再次顯示中國經濟的韌性。
     
      在分析中國經濟增長超預期的原因,章俊表示,除全球經濟復蘇提速外,供給側改革毫無疑問是首要因素。供給側改革實施以來,經濟內生性增長動力明顯增強。房地產庫存、重點行業的過剩產能以及企業、金融部門高杠桿問題都得到明顯改善。在社會資金“脫虛向實”的過程中,長期困擾實體經濟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得到緩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了個人和企業參與產業升級和創新活動,推動產業版圖擴張。同時,對外開放的開拓性政策為出口行業提供了新機遇。“一帶一路”倡議在產能合作的大框架下,實現了沿線國家改善基礎設施并幫助國內相關優質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雙贏”局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婁峰、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均預計,今年經濟增速為6.8%。
     
      婁峰認為,今年經濟增長的動力來自基建投資和新型消費。
     
      連平表示,今年經濟增速比去年有所回升。一方面,“三駕馬車”比較平穩。出口數據靚麗;投資平穩增長,尤其是房地產投資增速好于市場預期;消費增速較高,前三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另一方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逐步顯現,市場有一定出清,經濟結構得到改善。
     
      明年經濟保持平穩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預計明年經濟增速在6.6%左右。
     
      婁峰預計,明年經濟增速在6.7%左右。雖然明年增速可能會出現微幅下降,但總體與今年相差不多。
     
      連平表示,目前還不能簡單地說經濟筑底企穩回升。雖然今年經濟增速比去年高了一些,但波動幅度較小的變化很難說是回升,只能說是小幅放緩后趨于平穩。
     
      連平說,明年經濟保持相對平穩的可能性較大。出口方面,明年出口仍會保持較好增長,但要超過今年可能有點難度,因為今年出口增長主要建立在去年低增長或負增長的基礎上,明年國際市場也有一些不確定性。
     
      投資方面,今年底、明年初的房地產投資可能繼續回落,僅靠基建拉動投資的作用有限,明年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會太大。消費方面,“互聯網+”產業和居民消費是經濟新動力的構成部分,雖然新興消費領域發展較快,但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還不大,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還需著眼于長期,短期內拉動作用不明顯。
     
      繼續深化改革
     
      我國已不再刻意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目標。發改委國家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煉表示,當下對發展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更注重創新驅動、民生改善、生態建設等社會領域發展。發展目標全面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生產力大幅提升,發展訴求更加多元,反映在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方福前表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或發展動力可從三方面尋找:一是要素升級增效,二是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三是提高全要素生產力。總體看,這三大因素最關鍵的是通過改革調動個人、企業的積極性。無論是創新、要素提質增效,還是產業調整,如果沒有個人和企業的積極性,動力就會大打折扣。
     
      章俊表示,改革是推動中國經濟未來維持中高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改革要想有所突破,不僅要有打破條條框框的勇氣,而且由于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參考,需要有創新的智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認為,當前正處在經濟社會轉型攻關期,需跨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這三個關口。首先,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必然轉向追求更高質量和品質;其次,創新正在進入活躍期,為轉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支撐;再次,加大成本控制力度,改善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盈利能力,也為轉向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微觀基礎。要深化改革,革除體制機制弊端,為轉向高質量發展開辟廣闊前景。(作者 倪銘婭  實習記者 張行健)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7開局穩中求進 提振經濟發展信心

      要達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就必須確保年均7 2%的GDP增長率,而由于2011-2014年的高GDP增長,今后3年,只需保持增長率在6 4%就能基本達成這一目標。
      2017-03-22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多地研判一季度經濟:數據飄紅 但下行壓力不減

      與往年不同,各地分析會議均得出了各個數據向好的一致意見,不過由于存在不確定性,以及投資動力不足等原因,經濟下行壓力仍不小
      2017-03-24
    •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依靠改革破難題促發展惠民生;確定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堅決打好穩定和擴大就業的硬仗
      2017-04-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