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11月6日公布的最新國際收支平衡表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和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含三季度凈誤差與遺漏,下同)呈現雙順差。
前三季度國際收支維持“雙順差”(圖片來源:互聯網)
分部門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1063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608億美元,我國儲備資產(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因素影響)增加589億美元。
“經常賬戶順差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1.2%。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3354億美元,其中,貨物出口和進口同比分別增長10%和17%,顯示內外需持續改善帶來外貿回穩向好。”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就2017年前三季度國際收支狀況答記者問中表示。
此外,今年變化最大的則是我國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由逆轉順,且儲備資產增加。外管局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608億美元,可比口徑上年同期為逆差3891億美元;我國儲備資產因國際收支交易(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因素影響)也增加589億美元,上年同期為減少2941億美元。
據市場人士分析,直接投資從凈流出變為凈流入,是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轉為順差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直接投資呈現凈流入213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凈流出798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就2017年前三季度國際收支狀況答記者問中表示,總體來看,前三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狀況穩健,跨境資金流動形勢進一步回穩向好,未來國際收支總體平衡的基礎將更加堅實。
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