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脹略超預期 “不松不緊”或為貨幣政策主基調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10





      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2017年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1.9%,增速連續9個月低于2%;PPI環比上漲0.7%,同比上漲6.9%。
    yanghang
    “不松不緊”或為貨幣政策主基調(圖片來源:互聯網)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表示,從環比看,CPI走勢基本平穩。食品價格與上月持平,分類價格漲跌互現;非食品價格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從同比看,CPI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1.0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08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2.4%,漲幅與上月相同,影響CPI上漲約1.95個百分點。
     
      “結構上看,CPI回升主要受消費品和服務拉動,食品依然拖累CPI,但降幅收窄拉動CPI邊際上行。”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10月通脹數據再次走高,且小幅超市場預期,反映出通脹壓力正逐漸顯現,可能主要在于兩方面因素:一是經濟走好及供給側改革下,不少非食品行業通脹壓力凸顯,這反映為非食品價格同比為2011年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二是食品價格下跌形成的“價格洼地”,出現了一定的修復,兩者共同推高了通脹水平。
     
      PPI方面,10月漲幅與上月相同,超市場預期。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雖然PPI漲幅與上個月持平,但不同產品價格漲勢分化。上游采掘業產品價格漲幅收窄,中游制造業產品價格漲幅擴大;生產資料漲幅收窄,生活資料漲幅擴大。可能明年價格漲勢會從生產端向消費端轉移。展望未來,由于去產能工作持續推進,近期環保限產力度加大,對產品價格形成支撐,預計全年PPI平均漲幅約6.5%左右,明顯高于往年。
     
      多位專家表示,雖然10月CPI同比超預期反彈,但未來隨著經濟、大宗商品價格的逐步回落,今年通脹壓力會較為溫和,市場不必對此過度擔憂。
     
      連平表示,雖然10月CPI同比上升,但已經連續九個月在2%以下運行,累計同比漲幅為1.5%,為近幾年低位。由于年末翹尾因素較低,不會出現明顯抬升作用,預計全年CPI同比將保持在1.5%左右的水平。
     
      溫彬表示,四季度,隨著天氣轉寒,環保限產、供給側去產能繼續推進,將對上中游工業品價格起到支撐作用,但疊加去年基數效應,預計PPI同比增幅將有所回落。從高頻數據上看,豬價跌幅繼續收窄,油價顯著上漲,二者后續走勢將是影響下階段CPI中樞的關鍵因素,但去年四季度CPI基數同樣較大,預計CPI難突破2%。整體上,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物價水平將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通脹壓力不大。
     
      鄧海清認為,無論是央行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公開市場操作走勢,都仍然以“穩”字為核心,“不松不緊”才是主基調。從歷史經驗來看,CPI同比不超過2.5%,央行一般不會通過收緊貨幣來控制通脹壓力,因此,從通脹上看,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的概率較低。(記者 林遠)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