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個關鍵字勾勒中國經濟新氣象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21





      中國經濟以“穩中向好”的姿態邁入2017年“收官季”: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盡管部分指標出現月度短期波動,但仍實現了較快增長,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
    zhongguojingji
    (圖片來源:互聯網)
      投資、消費、出口、物價、就業、工業增加值……紛繁復雜的經濟數據背后,“穩”“進”“新”“優”“好”五個關鍵字,展現了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的亮點,勾勒出中國經濟新氣象。
     
      穩:向好態勢延續經濟韌性增強
     
      冬臨北境,沈陽機床集團車間,卻是一派熱火朝天:一支支由員工組成的雙創團隊,利用I5智能機床,從云平臺上接單創業,干勁十足。集團董事長關錫友說,通過強力推進改革,行業龍頭正在涅槃新生;中國一重,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一倍多,實現扭虧為盈……
     
      近年相對疲弱的東北經濟,正在煥發生機。今年前三季度,東北地區工業發展逐步好轉,前9個月遼寧省工業增速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9.3個百分點,從8月起增加值增速轉正。
     
      實體興,經濟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克服風險挑戰,實現穩中向好。
     
      從宏觀經濟調控的四大目標來看,經濟增速、就業、物價、國際收支,均體現“穩”的態勢。
     
      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6.8%,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6.7%至6.9%的區間,展現出更強的韌性;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雙雙降到5%以下,就業成為突出亮點;10月份CPI同比上漲1.9%,連續9個月保持在2%以下,物價漲幅溫和;國際收支呈現基本平衡,外匯儲備規模逐步回升后保持基本穩定。
     
      “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持續發展,支撐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條件不斷積累增多,為更好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奠定了扎實基礎。”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說。
     
      進:去產能任務提前完成結構優化有條不紊
     
      作為京津冀地區最大的鋼鐵企業,河鋼集團在前期去產能基礎上,主動提出2016年到2017年再度壓減煉鐵和煉鋼產能,并于今年9月底完成了壓減任務。同時,公司力推產品升級,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了凈利潤的大幅增長。
     
      去的是產能,增的是實力,嘗到甜頭的不只是河鋼。前三季度,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同比大幅增長1.2倍,三季度行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6.7%,為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成為推動經濟穩中向好的重要力量。
     
      鋼鐵、煤炭去產能年度目標已超額完成,1.4億噸“地條鋼”產能出清。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13.3%。去杠桿、降成本穩步推進。補短板持續加力,1月至10月,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農業等短板領域投資增速均比全部投資快10個百分點以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從最新數據看,中國經濟結構優化的步伐有條不紊。前三季度,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8%,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服務業主導作用加強。從需求結構看,消費貢獻更加突出,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個百分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評價說,中國經濟穩的格局在鞏固,進的走向在延續,好的態勢更明顯,增長的包容性和獲得感增強。
     
      新:新動能加快培育增長質量效益提升
     
      用語音控制的家電、語音識別準確率達98%的翻譯速記產品、會“考試”的機器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科大訊飛,通過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成功占領全球中文語音市場70%的份額。
     
      今年以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等繼續保持較高增長,成為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動力。1月至10月,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7個百分點和4.8個百分點,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68.9%。
     
      與此同時,共享經濟、網絡消費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為經濟注入新動力。前三季度,新業態助推傳統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同比上升7.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0.1%,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8個百分點。
     
      剛剛過去的“雙11”,網購再次成為關注焦點。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雙11”當天全國實現網絡零售額2539.7億元,同比增長45.16%。國家郵政局監測顯示,“雙11”當天,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8.5億件,同比增長29.4%。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說,今年的“雙11”依然保持消費旺勢,出現國內國際聯動、城市農村互動的局面。
     
      “新舊動能持續轉換,新動能對經濟的貢獻日趨穩固,成為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動力。”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董禮華說。
     
      優:外貿繼續回暖結構更趨優化
     
      第122屆廣交會近日落下帷幕,參會的采購商和出口成交額分別增長3.36%和8.2%,交出一份雙增長的亮麗成績單。
     
      被喻為中國外貿“晴雨表”和“風向標”的廣交會,是中國當前外貿形勢的真實寫照。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前10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2.52萬億元,同比增長15.9%,延續了回暖態勢。
     
      與去年相比,今年以來外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增強。前三季度,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比上年同期上升了7.5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貿易結構更趨優化。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機電產品出口保持強勢,前10個月,占出口總值57.7%的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12.4%,增速超出平均水平。
     
      “今年以來,受國際市場回暖、同比基數較低、人民幣匯率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外貿增速整體較快,保持回升態勢。”商務部國際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
     
      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7年秋季)》預計,全年外貿進出口能夠實現回穩向好的預期目標,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好:市場預期向好提振發展信心
     
      51.6%——近日發布的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盡管比上月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在50%的榮枯線以上,更連續13個月保持在51%以上的較高水平,制造業持續保持擴張態勢。
     
      PMI是國際上通用的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指標之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PMI指數穩定在擴張區間,表明經濟平穩增長的特點更為明顯,發展預期向好。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認為,今年中國經濟實現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沒有問題。
     
      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為全球經濟注入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內四度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紛紛調高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值。
     
      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近日表示,將繼續擴大在華投資。他說,中共十九大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目標,比如要建設創新型國家,轉向高質量發展等。“不論對于本土企業還是外國企業來說,這都是十分難得的機遇。”(記者 陳煒偉、于佳欣、郁瓊源)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品牌建設讓中國經濟展現“活力”和“韌性”

      全球最大傳播服務集團WPP和旗下的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20日發布BrandZ2017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為觀察中國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一幅生動圖景。業內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設,中國經濟正在展現“活力”和“...
      2017-03-23
    • “對中國經濟無需太多擔心”

      “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來源于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這是支撐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最重要的因素。”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孫瑋在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道。
      2017-04-10
    • 多項指標向好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達6.8%

      根據安排,國家統計局將在4月17日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與去年同期不同的是,對中國經濟增長信心更強了。分析人士預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續延續去年四季度向好趨勢,同比增長達6 8%,年內余下三季度增速將會逐步放緩至6 5%
      2017-04-10
    • 中國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

      從近期政策動向以及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季度經濟延續回暖態勢幾成定局,二季度至少不會出現明顯的回調跡象。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